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 教部:4年投入80億

苗栗農工農場經營科學生楊喻茜(右2),藉由藍染,利用板金科充實基礎設備補助的雷射切割機臺,來結合藍染技術發展文創飾品。教育部長潘文忠(左2)說,學生所學與未來進入職場越相近越好,而不是學校學一套、進入職場又是全新的開始。(教育部提供)
苗栗農工農場經營科學生楊喻茜(右2),藉由藍染,利用板金科充實基礎設備補助的雷射切割機臺,來結合藍染技術發展文創飾品。教育部長潘文忠(左2)說,學生所學與未來進入職場越相近越好,而不是學校學一套、進入職場又是全新的開始。(教育部提供)

【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為因應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變化,近年推動技職再造、典範科技大學、獎勵大學教學卓越等計畫,教育部宣布,未來4年投入新台幣80億元經費,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將成立20處產業菁英訓練基地、10處類產業環境工廠。
教育部3日邀請產業、學校及學生代表現身說法,分享學習成果、合作模式及人才培育機制,呈現技職教育政策推動成效。教育部長潘文忠說,社會期待「學用合一」,學生所學與未來進入職場越相近越好,而不是學校學一套、進入職場又是全新的開始。
未來4年投入80億元經費包括兩部分,一是成立20處產業菁英訓練基地,持續投入設備設施,並培育有實務經驗的教師。同時在106年針對5+2創新領域先行推動示範點計畫,包含:前瞻鐵道機電技術人才培育、3D數位電路板設計暨智慧製造、CNC工具機切削技術、機能時尚紡織品及織物染整、印花類產線、太陽光電模組暨發電系統設置、再生能源轉換器設計製作與教學整合、分析檢測人才培育等。
教育部規劃設計10處「類產業環境工廠」,以產業實際環境為模組,強化實習實作場域訓練。在產業類別的選擇上,將趨近於現在的創新產業,包括前瞻計畫重視的軌道人才,以及太陽光電、再生能源等。以縮短產學落差,降低產業培訓成本。
苗栗農工農場經營科學生楊喻茜,經過業師協同教學,藉由藍染,傳承客家技藝和文創設計,且經由跨科合作,利用板金科充實基礎設備補助的雷射切割機臺,來結合藍染技術發展文創飾品,有助於技藝傳薪與扎根。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談到,改善設備之後,為了讓學生善用設備,教育部未來也將規劃評量方式。依據各領域所需的專業能力,發展出類似基礎能力測驗(基測)的實作能力評量,瞭解學生達到什麼樣的標準,也做為教師後續教學改進的參考。
此計畫成功創業的例子,是來自馬來西亞,目前為南臺科技大學林美燕,透過教學設備更新計畫,研發「孕婦智感監控裝置」;邱緯翔同學與高雄榮民醫院臺南分院合作,在院長王志龍指導下,成功研發「洗腎脫針漏血監控裝置」,並通過臨床測試。獲得許多創業競賽獎金與投資人青睞,分別成立兩家生醫公司,成功創業。◇
延伸閱讀
學位授予鬆綁 教部拚列優先法案
2017年12月27日 | 6年前
立委問兩蔣貢獻 兩部長拒作答
2017年12月11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