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民九成收入還債 大部分是房貸

【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

陸媒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家庭貸款額近10年增長6倍,居民超過九成的收入用來還債,主要是還房貸。

12月15日,搜狐網援引數字之道的文章說,近10年數據顯示,相比存錢,中國人更愛借錢,家庭存款額增長1.85倍,家庭貸款額卻增長6倍。

如果單看家庭貸款占GDP比重,中國相比發達國家並不算高,但如果把GDP換成居民可支配收入,這個數字已超過90%。家庭貸款占居民可支配收入超過九成,意味著每個月的工資扣除各種稅費到手所得幾乎全用來「還債」了。

而中國家庭不到10年的負債之路和房市飆漲的時間線相吻合,普通家庭的財務負擔從一套房子開始。

中國居民貸款大部分為中長期貸款,其中又分為消費性和經營性貸款,中長期消費性貸款和公積金貸款最主要用途是買房,近2年居民為買房「加槓桿」(借貸);「加槓桿」買房僅僅是家庭沉重負擔的開始,當每月收入的大頭去應付「按揭壓力」時,其他消費的缺口就需要短期貸款來填補。

除了藉助信用卡分期、短期消費貸來彌補還房貸後不平衡的開支,居民買房也會「借道」短期消費貸。

2016年房貸開始收緊,2017年居民短期消費性貸款呈現爆炸式增長,2017年前10個月短期消費貸與2016年全年相比,增長了32.8%。據《財經》雜誌12月11日報導,今年三季度末,全國家庭部門貸款為39.1兆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3.2%,遠超全部銀行貸款12.5%的增速。而全國家庭貸款又以房貸為主,顯示有部分非住房貸款違規流入房市。

9月19日,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3月以來,全國新增「異常」短期消費貸款約3,700億元,估計其中至少有3千億元流入房市,占到新增短期消費貸款總額的30%。

另外,中國人買房還有隱形槓桿幫忙,即向父母、親戚、朋友借款,但這並沒有統計在居民的負債率中。

近期,中國家庭債務風險引發外界關注。11月下旬,中共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發布的相關報告指,中國家庭槓桿率從第二季度的47.4%上升到第三季度的48.6%,合計今年前三個季度上升了3.8個百分點。

以家庭貸款與家庭存款衡量家庭部門槓桿率為例,截至今年9月,福建、廣東、浙江、上海、江蘇、重慶、貴州、寧夏、江西、安徽、廣西、西藏、北京、雲南、新疆、甘肅16個省市的槓桿率均逾50%,接近全國省分的一半。

而如果以全國家庭槓桿率59%為參照,則槓桿率高於全國的省市有11個,也占到全部省分的1/3。其中,家庭槓桿率最高的福建達105%。

槓桿率是衡量負債風險的指標,家庭部門槓桿率的定義為:住戶貸款/GDP。據山川網12月11日報導,按國際經濟學領域對家庭債務槓桿率的解讀,良性的槓桿率應在50%以下。◇

延伸閱讀
被官二代當箭靶 國中生斃命
2017年12月15日 | 7年前
中國環保稅 明年起開徵
2017年12月15日 | 7年前
逾半陸富二代 不想繼承家業
2017年12月14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