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國小傳愛非洲 讓孩子生命不再乾涸

南門國小響應水資源募款行動。(記者徐乃義/攝影)
南門國小響應水資源募款行動。(記者徐乃義/攝影)

【記者徐乃義/桃園報導】

桃園市南門國小師生以行動響應台灣世界展望會「萬名小學童‧創造水奇蹟」活動,希望在3月22日前,在鄭淑珍校長帶領下,師生DIY手作「小手傳愛‧澆灌非洲」捐款箱,將捐款箱放置學務處門口,除倡導水資源的重要性及呼籲大眾珍惜水源外,全校師生能一起投下零錢,將小小的愛心傳到乾涸的非洲。

南門國小學生投下小零錢響應非洲水資源計畫。南門國小學生投下小零錢響應非洲水資源計畫。(記者徐乃義/攝影)

鄭淑珍表示,「身在台灣的我們是很幸福的,學生們不需要因為水資源而放棄上學,也不會在取水的路途中遭受攻擊或是受傷。希望這次的募款行動能成為南門國小的孩子們一個傳愛的開始。」

3月22日為世界水資源日(World Water Day),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6.63億人缺乏乾淨飲水,今年展望會發起「萬名小學童‧創造水奇蹟」行動,期待能邀請全台灣一萬名的小學生透過創意節水活動以及募款,鼓勵孩子們能存下小零錢,捐款100元,投入非洲水資源計畫,幫助更多和自己同齡的非洲小朋友獲得乾淨的飲水。

老師們利用回收的油桶自製水資源募款箱,收集兩個空寶特瓶放置募款箱旁;一瓶裝入由泥沙、石頭、水製成的泥土水,模擬非洲居民日常使用的水源,而另一瓶則裝著台灣人平時使用的乾凈水。

鄭淑珍表示,近年各地旱情頻傳,學校為了使學生能珍惜水資源,響應展望會「萬名小學童‧創造水奇蹟」活動,搭配生命品格教育講座,進行水資源倡導計畫,讓學生們了解在地球的另一端仍有許多人為水所苦,很多是與他們同齡的孩子。希望孩子們都能更加珍惜台灣豐沛的水資源,並成為倡導行動的小天使。

台灣世界展望會西區辦事處主任廖健鈞表示,非洲人每年也需花400億小時走路取水,而大多數取水的工作都是由女性或兒童負責,這條漫長的取水之路,讓許多兒童無法上學,甚至在取水的途中,遭受到有心人士傷害或發生溺水的情況。◇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