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婚育調查 近半婚育婦女 職場遇刁難
近年來我國30歲以上女性勞參率急遽下滑,為了解結婚生子對我國女性職涯發展的影響,1111人力銀行最新調查顯示,有高達四成七的婚育女性受訪者坦言,工作職涯中曾因結婚或懷孕而遭受主管/同事的不友善對待;受訪婦女有高達七成四曾因結婚/懷孕而改變職涯規劃,包括近二成因此退出職場當全職媽媽;另外,婚育女性最大的壓力是「經濟」因素,有四成八職場婦女曾想離婚。
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受訪的已婚/有子女的女性當中,有六成六為職業婦女、二成五為全職家庭主婦,另一成為無全職但有收入的自由工作者。這些有家庭/子女的受訪者中,高達四成七坦言,工作職涯中曾因結婚或懷孕而遭受主管/同事的不友善對待,包含18.5%遭「暗示」會不利職涯發展、14.6%「明顯」感受不友善,甚至13.8%被任職公司/同事以強硬「行為」加以為難。
受訪婦女有高達七成四曾因結婚/懷孕而改變職涯規劃,包含四成因而轉職,重新尋求能配合家庭的職務/工作型態,近二成因此退出職場,當全職媽媽,一成一選擇留職停薪,請育嬰假。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李大華表示,受傳統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觀念影響,女性婚育後理所當然成為家庭的主要照顧者,生活重心被迫從工作轉移至家庭,甚至在經濟壓力下不得不放棄個人職涯規劃,暫離職場,全心照料學齡前孩童,淪為職場相對弱勢的高齡二度就業婦女,使得女性婚育後的勞參率及薪資條件皆較婚前明顯下滑,其中更不乏高學歷專業人才「裸辭」走入家庭,造成國家人才培育及人力資源上的損失,實屬可惜。
調查進一步詢問受訪已婚/有子女的職場婦女,最大的壓力源為何?在可複選狀況下,依序為「經濟開銷」、「職場競爭」、「無法精進專業/職能」,甚至有四成八的受訪者直言「曾有離婚念頭」,包含二成坦言因「工作關係」而有離婚念頭。
進一步就經濟壓力分析,受訪婦女的月收入平均2萬4,008元(含無收入全職家庭主婦、不含收入不固定之自由工作者);進一步與婚前/生育前收入相較,高達七成坦言婚後薪水比婚前少,平均婚前收入較婚後高出二成七。
李大華指出,台灣薪資成長不如物價上漲已是不爭的事實,多數中產階級婚後面臨龐大的房貸及子女托育支出,加上婦女走入家庭後,高達七成的薪資水準不如婚前。尤其女性負擔家計的比例平均高達四成八,加劇婦女對「經濟壓力」的恐慌感,更勝於職場競爭壓力及自我成長期許。
李大華分析,近年來職業婦女普遍運用育嬰假與育嬰津貼制度,為育嬰婦女分擔部份經濟壓力。此外,近年不少育嬰婦女嗅得網路商機,發起團購、經營代購、販賣二手商品或創意手作小物等,另外,例如:補教、服務業、美容彩妝等領域也不乏時薪或接案工作,讓全職家庭主婦在照顧家庭之餘,也能增加收入、創造成就感,同時避免與社會脫節,有助未來重返職場。
另外,調查發現有高達六成九受訪已婚/有子女的女性坦言,生活或工作受到一例一休影響,其中又以「薪水/獎金減少」(35.1%)、「上下班時間被調整」(21.0%)、「職務異動/工作內容被調整」(17.3%)最多;因而高達六成二直言,反對一例一休制度。
對此,李大華指出,雖然一例一休的休假日增加,但婚育婦女多數從事相對基層、輪班或業績為主的工作類型,因應新制度而衍生的上下班時間調整、工作內容改變以及工時減少間接造成常態性加班費及業績獎金縮水等現象,反而打亂了職業婦女長期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對於時間彈性較小、經濟壓力較大的婚育婦女而言,過渡期的磨合過程更顯困擾。
李大華建議,對於一例一休新制的施行,除了政府給予更多緩衝空間及彈性外,企業更應給予員工較長的適應期,緩步調整相關制度,並因應員工個人需求予以調整;婦女也應與家庭成員達到共識,共同分擔家庭照顧的責任及工作,才能盡快渡過磨合期,創造政府與勞資三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