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高壓 無聲窒息殺手
22歲的小志外表雖看起來與一般人無異,他是早產兒同時罹患先天性心臟病,從小只要稍微活動就會喘,甚至嘴唇發黑,直到8歲才診斷有「肺動脈高壓」,透過心導管手術、藥物治療,病情已經大幅改善。國內每年約有18萬名新生兒計算,有約1,440名新生兒有先天性心臟病,至少有百名罹患肺動脈高壓。醫師表示,所有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至少應每年「回娘家」回診1次,以免產生遺憾。
根據國外文獻統計,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約有5~10%會續發肺動脈高壓,主要原因為心臟分流出現問題,導致肺動脈血流與壓力增加,長久下來使其內皮細胞受損與血管壁增厚,進而續發肺動脈高壓。台灣兒童心臟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執行長王主科表示,肺動脈高壓與一般高血壓有很大差異,屬於高致死率疾病,有續發肺動脈高壓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之死亡率竟比無者大增達2倍。
王主科指出,肺動脈高壓的嚴重程度分為四級,第一級幾乎無症狀,第二級日常活動正常但體能活動有些侷限,例如爬樓梯會喘,第三級身體活動明顯受限,從事一般活動會出現胸痛甚至幾乎暈厥,最嚴重的第四級患者,可能連不動時都會喘或昏厥。
他提醒,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不論是否有出現喘、咳嗽、咳血、下肢水腫、頭暈等症狀,每年應回診追蹤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遺憾發生。肺動脈高壓若能及早診斷,並接受合適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目前國內的治療藥物包括第五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內皮素受體拮抗劑2種,可降低死亡風險達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