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烤肉腹瀉大增 疾管署籲注意衛生
每年中秋節前後,因腸胃不適就醫的民眾大增,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4週急診腹瀉每萬人口就診率緩升,但0~6歲年齡層幼童上升較明顯,可能感染病原主要為輪狀病毒與沙門氏菌。疾管署呼籲,勤洗手、生熟食分開處理、食物烹熟再下肚」等,以避免腸道傳染病或發生群聚感染事件的風險。
依據疾管署資料顯示,近4週全國急診腹瀉每萬人口就診率分別為2.40、2.55、2.38、2.43緩升,但0~6歲年齡層幼童上升較為明顯,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可能感染病原主要為輪狀病毒與沙門氏菌。
疾管署說,往年的監測資料顯示,每到中秋假期,全國急診腹瀉就診病例百分比與就診人次,都呈現明顯上升,以2013~2015年為例,中秋節當週全國急診腹瀉就診人次各為6,289、6,627及9,238,均較當年中秋節前一週人次各為4,902、4,475及5,926明顯增加,年齡層來看,除65歲以上長者上升幅度較小外,其餘各年齡層均明顯上升,民眾須提高警覺。
疾管署表示,若食材不新鮮、未低溫存放過久或未澈底烹熟再食用,將容易造成腹瀉等腸道傳染病。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類,可能會有沙門氏菌感染的風險;生食受汙染水域生產的貝類,因貝類具有濃縮水中病原物質的特性,容易感染到多種致病原。
疾管署呼籲,連續假期期間,聚餐烹調應確保食材新鮮、生熟食分開處理、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食材,並落實正確勤洗手,愉快度假不鬧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