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帖心靈良藥,讓你有勇氣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有勇氣,就能面對一切困難;有勇氣,就能不受他人的評價左右,接受真正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www.pexels.com/CC0)
有勇氣,就能面對一切困難;有勇氣,就能不受他人的評價左右,接受真正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www.pexels.com/CC0)

文/小倉廣;譯/楊明綺
編按:阿德勒心理學,是帶給人「勇氣」的心理學。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奧地利維也納、心理學家及醫學博士,與佛洛伊德、榮格,並稱心理學界三巨頭。阿德勒開創個體心理學,影響了著名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內基,有「自我啟發之父」的美稱。

阿德勒說:認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認同、寬待對方的不完美。他認為:不完美也沒什麼不好,這樣才有人味,也是可愛之處。

人生沒那麼困難,
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
其實,人生非常單純。

其實「人生一點也不辛苦,不痛苦」,是你故意「把自己的人生搞得非常辛苦、痛苦」,阿德勒舉了這般例子。

「有兩種方法可以通過高度僅五英呎〈約1.5公尺〉的門,一種是挺直身子走過去,另一種是彎身走過去,若是採用第一種方法,勢必會撞到門頂。」也就是說,覺得「人生很辛苦、很痛苦」的人,就像挺直身子穿過門,結果就是撞到頭,要是能稍微彎身走過去,就能免受皮肉之痛。但大多數人都會怪罪「門太低」,而不是反省其實是沒有彎身的自己不好。

那麼,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迫使人生滿是辛苦與痛苦?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能讓人生變得單純?答案實在無法用一行字來表達。恐怕要閱讀這本書,進而能慢慢了解。現階段能傳達的是,當下的人生不是取決於「命運」和「過去」的創傷,而是自己的思考方式。正因如此,只要下定決心,人生就可以變得很單純,所以別再做挺直身子穿過門的事,也別再「把人生搞得很複雜」就行了。 

不受他人的評價左右,
接受真正的自己,
擁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阿德勒認為「勇氣是共同體感覺的另一面」。勇氣就是即使面臨困難,也不放棄「關心對方」、「以對方為優先考量」的意念,用活力解決問題。相反的,缺乏勇氣的人面對困難時,一定會以「自己為優先考量」,捨棄共同體感覺。

滿腦子只想著自己的事,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就是缺乏勇氣的人。因為比起對他人有貢獻,他們更在乎他人的眼光。相較於此,擁有勇氣的人不會在乎他人的評價,就算得不到讚美與認同,也會因為對他人有貢獻而感到滿足。

帶給對方勇氣,就是告訴對方不必在意他人的評價,也不必刻意做些矯飾自己的行為。讓對方明白「別人怎麼想都沒關係」、「你只要做自己就行了」,就是在為對方增添勇氣,這和鼓勵他擁有勇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一樣的。

因此,絕對不能向對方提出像是「只要做到這件事,我就認同你」、「要是辦不到,就不認同你」之類的條件,接受並認同真正的對方,就是帶給對方勇氣。

從「對他人有貢獻」開始做起,從中獲得他人的感謝,也得到他人的回饋與支援,在社會中打造安身之地。(www.pexels.com/CC0)從「對他人有貢獻」開始做起,從中獲得他人的感謝,也得到他人的回饋與支援,在社會中打造安身之地。(www.pexels.com/CC0)

你要重視的不只是自己的利益,
還有夥伴的利益。
 施比受更有福, 這是得到幸福的唯一方法。 

阿德勒和他的得意門生魯道夫‧ 德瑞克斯,都一再強調擁有「共同體感覺」的重要性。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從煩惱中解脫,得到幸福的唯一方法。所謂共同體感覺,就是由「對他人有貢獻」而形成的。找不到安身之地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而且這種事就算再怎麼發牢騷,也沒有人能幫忙。既然如此,就自己打造吧。必須從「對他人有貢獻」開始做起,從中獲得他人的感謝,也得到他人的回饋與支援,在社會中打造安身之地。

阿德勒主張的共同體感覺,概念與基督教等宗教,以及當代自我啟發論極為相近。阿德勒心理學一直被過去的心理學家批評「不科學」,但要想擁有健全的人際關係,也就是健全的人生,絕對不能缺少共同體感覺。阿德勒的概念在當代心理學中,早已成為「常識」,也是之所以「阿德勒的思想是超越時代一世紀的先驅」的理由。

若覺得「找不到自己的安身之地」,不要愚昧的要求「周遭人們理解你」,而是主動為周遭人們貢獻什麼,這麼一來,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安身之地。

心態健全的人,
不會試圖改變對方,而是改變自己。
只有心態不健全的人,
才會試圖操控對方,改變對方。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與別人,但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未來與自己」,這是身為解說者的我的座右銘,也是深受阿德勒影響,研究人際關係心理學的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的名言。我就是因為這句話,改變了人生。

這個想法的重點就是,追究「到底是誰錯了?」這個「原因」是沒有用的。工作和家庭不需要什麼裁判員,與其投注時間和心力追究「到底是誰錯了」,不如將精力花在解決未來上更有效益。因此,就算其實是上司、部屬或是另一半犯錯,只要著眼於「現在自己能做的事」就行了。如果希望對方能多在意一點的話,不妨試著改變傳達方式,而不是一味責備不知道自己有錯的對方,努力讓自己的話語具有說服力,努力贏得對方的信賴。

心態健全的人就算覺得百分之百錯在對方,也只會在「自己現在能做的事」投注心力。反觀心態不健全的人,只會埋怨過去、說別人的壞話、不斷強調自己是受害者,藉以博取同情,自己卻什麼也不行動。哪一種人生才會幸福,不說自明。

遺傳和心理創傷都不能支配你,
 無論過去如何,
只有「現在的你」能創造未來。

審問某個殺人犯:「你為何殺人?」他回答道:「因為我被父母拋棄。」遭父母遺棄,來自不正常家庭的他成了殺人犯,就是指這不是自己的錯。但不是所有遭父母遺棄的孩子都會變成殺人犯,其中也有為了援助同樣是孤兒的孩子,使其不再遭受和自己相同的苦,教他們自立自強而四處奔走的人。即使成長於相同的環境,人還是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未來。

然而,我們容易無意識地將現在的問題推給過去。

「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是忙於工作,疏於照顧我,所以我的個性才會變得這麼陰沉,要怪就怪我媽,不是我的錯。」「我們家很窮,沒辦法供我上大學,如果家境好一點的話,現在的我肯定能完成大學學業,還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像這樣將眼前的不如意推給過去的環境,充其量只是藉口。究竟要以過去的經驗作為跳板,開拓未來的路?還是一味找藉口,假裝自己是受害者,過著滿嘴藉口的人生?只有自己能決定要走哪一條路。

精彩內容:《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銷售十萬本紀念精裝版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十萬本紀念精裝版)(遠流提供)接受不完美的勇氣(十萬本紀念精裝版)(遠流提供)

延伸閱讀
告別消極 六個方法調正心念
2016年08月04日 | 8年前
去除5種負面思想 邁向成功之路
2016年03月12日 | 8年前
讓女孩知道父母的愛
2016年01月15日 | 8年前
如果...身高是從頭頂到天空
2015年12月25日 | 8年前
【閱讀心得】用腳飛翔的女孩
2015年08月10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