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感情找商機 新南向鎖定18國
根據Global Insight預估,東協十國及南亞六國未來5年(2017-2021年)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分別達4.9%及7.4%,遠高於全球經濟成長率3.1%,東協國家以柬埔寨、寮國、越南與緬甸等國家成長速度最大,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突破6%;南亞國家中的印度亦高達7.7%,未來前景看好。
台灣新政府以新南向政策作為政見,盼帶領台灣產業前進東南亞,拯救陷入昏迷的經濟表現。究竟「新南向」言之何物?與「舊南向」有何不同?蔡英文總統的南進能繞過中國嗎?面對早已布局東南亞市場的中韓勢力,台灣又要如何發揮優勢?一連串問號讓外界霧裡看花。
終於,8月16日總統蔡英文拍板通過「新南向政策綱領」,9月5日行政院正式宣布「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啟動,專責單位為「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由前經濟部長鄧振中政委擔任南向推手,負責政策協調及推動執行。
行政院表示,新南向政策目標國家之GDP約7兆美元,占全球8.8%,18國人口加總約23億人,超過全球總數之30%,人口結構年輕,70%的人口年齡不滿40歲,且中產階級大量興起,內需消費潛力龐大。
與過去不同,新南向首次將跨部會資源整合盤點運用,以增加台灣對各國談判籌碼。此外,新南向範圍設定18國,除原東協十國,還加上南亞六國(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此外,還加上已深耕東南亞市場的澳洲、紐西蘭,希望攜手紐澳,助台商順利進入東協市場。
過去舊南向,台商把東南亞作為生產基地,蓋工廠出口代工,新南向則將東南亞視為我國內需市場的延伸,不是只想要去賺人家的錢,如何創造雙方互惠,是重塑東南亞關係的契機。
新南向 |
舊南向 |
整合各部會與民間組織資源,增加我方談判籌碼。 |
各自發揮、多頭馬車。 |
南向18國:原東協十國+南亞六國(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澳洲、紐西蘭。 |
東協十國 |
創造互惠。歡迎東協、南亞業者來台投資、觀光,並布建當地通路,將南進視為台灣內需市場的延伸。 |
蓋工廠、海外廉價生產基地、去賺錢。 |
跨出國門:鼓勵台生赴東協、南亞暑期實習、導入台灣師資、教育機構開創海外分部。 吸引來台:祭出獎學金吸引優秀東南亞人才來台就讀;企業海外幹部來台進修、培訓。 |
過去台灣學生留學首選英、美、法,不會去東南亞留學。 |
現在要吸引東南亞旅客到台灣旅遊,放寬簽證等法令限制。 |
台人赴東協旅遊。 |
借重僑民網絡,既有成功基礎上,再深化雙邊關係。 |
華人各憑本事,富貴險中求,開闢血淚疆土。 |
積極簽訂多重、多邊經貿協定,重新檢視並修訂既有協議,拉高對台商生命財產之保障強度。 |
各國顧忌中國,不敢與我簽訂貿易協定,東南亞政經局勢詭譎。 |
於適當時機和對岸就相關議題及合作事項,展開對話及協商,促使新南向政策和兩岸關係相輔相成,共創區域合作典範。 |
受到中國牽制、牽連,台商血本無歸。 |
李怡欣彙整 |
|
18個東南亞與南亞國家,總不能全押寶,資源有限,優先順序該如何選擇?鄧振中提出一些建議:目前已與我建立投資保障關係之地區,如:印尼、泰國、星馬、越南與印度。再者,可選擇人均GDP達5千美元或具其潛力之國家,此外,選擇目前台商已打下不錯基礎的國家,都是台企南進可參考地方。
但,面對東南亞市場,台商又愛又怕,南部業者表示「雖然有簽署投保協定,但缺乏公正第三方判奪,身家財產保障令人擔憂」。這樣的「台商血淚」在中國層出不窮,鄧振中也坦言,目前我國與東南亞各國所簽協定廣度不一,將是投資人最大風險。
|
我國與新南向目標國家之經貿關係 |
|||||
印尼 |
泰國 |
馬來西亞 |
新加坡 |
越南 |
印度 |
|
人口 |
2億5824萬人 |
6797萬人 |
3117萬人 |
547萬人 |
9450萬人 |
12億7626萬 |
面積/平方公里 |
192萬 |
51.3萬 |
33萬 |
716 |
33萬 |
328萬7590 |
GDP |
9,369億美元(第16名) |
4,097億美元(第27名) |
3,092億美元(第34名) |
2,945億美元(第38名) |
2,013億美元(第49名) |
2兆2880億美元(第7名) |
人均 |
3,620美元(第115名) |
5,939美元(第88名) |
9,810美元(第61名) |
5萬2,755美元(第6名) |
2,173美元(第131名) |
1,747美元(第141名) |
我國投資總額 |
170億9700萬美元 |
139億8600萬美元(當地外資第三名) |
121億800萬美元(當地外資第4名) |
109億8100萬美元 |
293億4000萬美元(當地外資第4名) |
我國企業如:富士康、華碩電腦、友訊科技、微星科技、聯發科、明碁電腦、台達電子、中國信託及大陸工程等,皆已前往印度投資設點 |
投保協定 |
有 |
有 |
有 |
自由貿易協定+投保協定 |
有 (TPP會員國又與大陸有免稅協議,吸引台灣投資。〉 |
|
2015年旅遊人數 |
印尼來台18.2萬人(印尼來台觀光市場值得耕耘〉 |
國人赴泰60萬人(創歷年新高) |
馬來台45.8萬人、國人赴馬旅遊20.2萬人 |
星來台35.5萬人,占其人口比6.5%;我國赴星31.9萬人 |
越來台14.4萬人,國人赴越40.9萬人 |
|
外勞/留學生 |
印勞23萬7085人(我國外勞主要來源國) |
泰勞5萬7824人 |
我大專招收馬生近1.5萬人 |
|
越勞17萬6338人 |
|
表格列出推動南向18國中,目前與我國有簽屬投資保障協定,且基本分析具潛力之市場,供台灣各領域參考。資料來源: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 記者:李怡欣 製表 |
南進繞不開紅色中國 台灣究竟有何優勢?
台灣「新南向政策」路線與中國「一帶一路」範圍高度重疊,繞不開中國問題?如何重修與中政策?文藻外語學院林教授表示,在我未有邦交與自由貿易或投保協定前提,東南亞國家面臨選邊站,「不用自欺欺人,怎麼選也不會選到我們這一邊」,加上,台塑越鋼事件、中鋼印度設廠受挫,台商剉咧等。
面對,新政府上任3個月蜜月期已過,未來新政府難道只強調新南向,不須重修營造與中方關係嗎?
鄧振中表示,兩岸關係,與不排除在適當時機和對岸展開議題對話與協商,新南向與兩岸政策相輔相成,共創區域合作典範。中國資源大,可施予利益迫使東南亞國家與我合作斷裂。但是台灣人靠得住、中小企業活力旺盛、民間NGO的交流頻繁。台灣軟實力堅強。中國與台灣各有各的規模與優勢。
鄧說,許多國家政治領袖私下會說:「你們台灣人比較可靠。」人家給我們的評分是我們比較可靠。真誠地要幫助別人。各有優點如果能夠合作最好,台灣不比規模大,學生、醫療援助,比深根、軟實力、民間互動,台灣在東南亞也可站穩一席之地、找到一片天。
台灣不是國家隊,是螞蟻雄兵,台灣中小企業多,產業支撐力穩,中小企業活力令各國稱奇,算得上是台灣優勢之一,如大企資韓國、中國等以龐大資金輔助國家隊,萬一只要一家企業犯錯、出問題,動輒影響到國家經濟根本,台灣企業發展相對是比較健康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