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院士稱中國食品最安全 遭網民白眼 官媒臉紅
大陸工程院士妄言中國食品最安全
7月9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開幕,在「大數據時代的食品安全」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糧集團總工程師岳國君表示,由於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監管越來越嚴,當前已是歷史上中國食品最安全的階段,但隨着社會發展,民眾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期待也在不斷上升,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也在不斷嚴格,所以,食品安全永遠「在路上」。
面對中國大陸的食品安全狀況,中國工程院院士語出驚人,惹來網民在微博上冷嘲熱諷,「我們也是全世界最民主的國家」,「睜眼說瞎話!完全是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的信口雌黃。可以說現在的食品是最差最危險的階段」、「我很想把院士一家人餵食這些安全食品1年。大家同意嗎?」也有人諷刺道:「人家都是特供的!所以才敢說歷史上最安全!」、「能說出這種話的專家,要不是掏錢選的,那就是領導指定的了。」
除了網民在微博上冷嘲熱諷外,中共官網也覺「臉紅」,中國新聞網發表評論,要求有關專家「永遠慎言」。
中新網的評論指,「最安全階段」這碗雞湯,「讓人聯想起2012年,相關協會標榜國產乳粉質量歷史最好」。如果真是就好了,估計國產嬰幼兒奶粉領域「一個配方哺育30種產品」的怪現象,也就不會在2016年被曝光、被炮轟了。
評論又指出,中共人大常委會不久前聽取了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食品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報告,「發現當前食品安全工作仍面臨一些突出問題,食品安全角勢依然嚴峻」。這個判斷,可能更契合民眾的日常感受。這麼多年過去,「地溝油鑒別大法」仍停留在民間偏方的階段,此時奢談「食品最安全」,都難免遭遇民眾的質疑。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需要和最關心的事情。中國自古就有「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之言,此話道出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過去十年,中國大陸頻爆食品安全事件,如蘇丹紅鴨蛋、三聚氰胺奶粉、地溝油、瘦肉精、毒大米、毒生薑等等層出不窮。
在7月9日的「大資料時代的食品安全」分論壇上,一位對當前食品安全非常不滿意的嘉賓表示,食品添加劑過多是他最擔心的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卻對當前中國食品安全投了「比較滿意」的一票,叫大家不要視添加劑為禍害。
上海市民呂女士:「現在老百姓對這個食品沒有信心,都是有毒的,官方也不管你老百姓的死活,他們吃特供的呀,他們的子女都弄到外國去了啊。所以說我們現在毛病很多的呀,年紀很輕的,十幾歲的有糖尿病,七、八歲的小孩生癌啦,什麼都有的啊。」
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直接影響到個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中新網報導說,中國一項食品安全網絡調查顯示,有32%的網友認為食品使用添加劑會造成食品的不安全。
資料顯示,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廠家為了提高檢測蛋白質時氮的含量,往奶粉里加入了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含量含氮量很高,生產工藝簡單、成本很低,給了摻假、造假者極大地利益驅動,有人估算在植物蛋白粉和飼料中使蛋白質增加一個百分點,用三聚氰胺的花費只有真實蛋白原料的1/5。而三聚氰胺並非是食品添加劑,屬亂用、濫用。
在大陸,目前食品添加劑就達2200餘種,據說6成無法檢測,實際能檢測的也無人檢測。就「地溝油」來說,它在大陸已泛濫成災。
據調查,中國每年生產的餐廚垃圾多於6000萬噸。每年中國人吃掉「毒性賽砒霜」的「地溝油」達300萬噸之巨。中共官媒「新華視點」發文稱,現在的「地溝油產業」已成幾百億元的規模,而且經過十幾年發展,這個行業已漸臻成熟,並一發不可收拾——不僅有「行規」,而且「後台硬」。
2011年,《中國食品衛生雜誌》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估計,中國每年有超過9400萬人因食用攜帶病菌的食物而患病,每年大約有8500人因此喪生。
中國食品安全為何沒有底線?
紐約時報曾發表評論文章《中國食品安全為何沒有底線?》文章指,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凸顯了中共統治下的商業道德的瓦解,以及政府監管未能跟上市場經濟不斷擴張的步伐。而過度關注政府監管不力也說明,公民道德解體這個更嚴重的問題沒有得到重視。
文章分析,中共衛生部現在負責協調食品安全問題,但是,其他三個政府部門則分別負責監督食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三個環節。這不僅使信息分享和部門協作更加複雜化,還為官員互相推卸責任創造了條件。管理上的失敗凸顯了道德約束在管理商業活動中的重要性。但也正是因為道德的淪喪,才使食品安全問題在中國如此令人擔憂。
文章認為,中共信仰的共產主義名存實亡,導致中國出現了信仰真空。這個真空很快就被物質主義所填充,對物質利益的一心追求正衝擊着中國的道德底線。
中國大陸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許多人進行了探討分析與評論。有人深刻指出,食品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共的專制統治與黨文化的毒害。受其無神論的灌輸,中國社會缺少信仰,不相信善惡相報的因果關係,道德淪喪,世風日下。所以貪官腐敗橫行,官商勾結,相互利用;執法者敲詐勒索,有利即貪;商人唯利是圖,假冒偽劣泛濫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