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者轉念 民主化關鍵

1986年初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左)在蘇共27屆大會上提出了「開放」、「改革」與「民主化」等理念。(AFP)
1986年初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左)在蘇共27屆大會上提出了「開放」、「改革」與「民主化」等理念。(AFP)

文/記者徐翠玲

俄國轉型民主化過程中,俄國前身蘇聯(USSR)末代總書記戈巴契夫迫於形勢所逼,修改該國《憲法》推行總統制,因此走上民主道路;台灣由威權到民主,儘管發生白色恐怖事件,前總統蔣經國最終仍遵循三民主義、主張還政於民,打破威權邁向開放。談到中國民主化之路,除了借重公民社會力量,台灣北社法政組副召集人曾建元表示,在上位者黨國領袖若能轉變觀念、放棄既得利益,做到周處除三害的地步,改革就很快。

1985年,戈巴契夫以50歲不到的年紀接任蘇共總書記,隨即展開經濟自由化、政治民主化改革,引導蘇聯走上多黨制、總統制。1990年當選蘇聯唯一一任總統,1991年8月歷經副總統亞納耶夫3天失敗的政變,大權旁落俄羅斯總統葉爾欽手中。戈巴契夫於當年聖誕節隔一天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澈底瓦解蘇聯體制。

曾建元指出,戈巴契夫觀念轉變跟他接受的教育及推動共產黨改革有關。戈巴契夫是莫斯科大學法律系高材生,他的太太是他的同學,比他更洋派,對西方的價值基本上認同。他們接受教育過程有機會閱讀共產黨以外的資料,逐漸自我反省,觀念上已超越同一時代共產黨高幹。

由於蘇共前幾任總書記年邁,上任沒多久就過世,造成領導中樞動蕩不安,為穩定政局,選出當時最年輕的政治局常委戈巴契夫擔任總書記,於是給了戈巴契夫改革機會,但改革牽動黨內許多既得利益者,造成他們反撲。共產黨是老人政治,戈巴契夫年輕、位置又不穩,只有尋求共產黨以外的力量支持,訴諸民意是一個辦法。

曾建元說,戈巴契夫面對黨內強大壓力,為了突圍,決定修改蘇聯《憲法》、變動體制,推動總統民選。戈巴契夫改革路上,面對不停擴大的鬥爭,逼得他沒有回頭路,一步一步往改革方向推進。而共產黨認為戈巴契夫當上總統後,既得利益都垮掉了,他們是被犧牲、改革的對象,所以發動政變,希望阻止改革,最後是更激進的改革力量葉爾欽取而代之,利用政變順便解決共產黨、戈巴契夫。

俄國不成熟公民社會 塑造現代沙皇

關於戈巴契夫實施改革是否借重公民社會力量,曾建元表示,總統選舉就是借重公民社會力量。蘇聯過去的選舉是假選舉,候選人只有一個,選民也是靠動員,可是戈巴契夫時就不一樣了,他開放選舉。不過,俄羅斯的公民社會並沒成熟到一定程度,俄羅斯民主化之後,民主倒退、惡鬥,現代沙皇普亭趁隙而入。普亭是KGB特務出身,一下當總統,一下當總理,換來換去都是他。他在俄羅斯年輕人中獲得很高的聲望與支持,可是普亭對付政敵卻採特務手段,對待鄰國如烏克蘭邊境問題,則用非常強悍的軍事手段。

曾建元說,俄羅斯民主轉型之後,公民社會並不成熟,因此出現了普亭這種人。公民社會的表現是多元、有自治能力,有不同志向、不同領域,人民會自己組織起來,自己關心的議題自己處理;當社會缺乏多元與自治能力時,社會問題就會期待國家解決;國家官僚體系有時很糜爛,就會期待強而有力、英明領袖領導政府解決問題;如果公民社會不成熟,就很容易產生強人崇拜,這就是俄羅斯今天的狀況。

遵循三民主義 蔣經國還政於民

對於蔣經國放棄威權統治轉向民主,曾建元表示,跟國民黨的意識型態三民主義有關。三民主義主張國民黨建國要經過軍政、訓政到憲政三個程序,國民黨在建國過程中,扮演以黨訓政、以黨治國角色。國民黨要教導人民怎樣實施民權,怎樣當自己國家的主人,等到人民都學會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等公民權利,國民黨要還政於民,國家要進入憲政之治。

「哪怕是兩蔣的白色恐怖,他們最終也是要還政於民」。曾建元說,按照三民主義意識型態,以黨治國都是暫時的,因為國家發展條件還不足,需要國民黨承擔更多的責任,可他們知道當社會有能力時,國民黨要還政於民。三民主義並沒有賦予黨國領袖那麼高、那麼大的權力,還是會制約蔣經國的作為,他不會家天下,也不會當永遠的總統或獨裁者。國民黨的意識型態,也不容許他這麼做。

曾建元指出,蔣經國領導台灣的時代,台灣外交出現危機,台、美斷交,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當時在美國的台獨勢力,遊說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當中有一條文,美國有義務繼續提供軍事協防台灣,防止共產黨消滅台灣,前提是台灣2千萬人民的人權,也就是台灣必須是保衛人權、維護普世價值的民主國家。

美國駐台代表李潔明見蔣經國,蔣經國對李潔明提出保證,台灣會堅守民主陣容、邁向民主,希望美國繼續給台灣軍售、支持。蔣經國很聰明,他知道如果要讓國民黨政權、中華民國持續下去,只有走向民主,美國才會支持台灣,在政治、經濟、軍事上才能抵擋共產黨侵略,這也是蔣經國選擇民主很重要的動機。

至於台灣公民社會蓬勃發展是否與國民黨教化有關,曾建元表示,國民黨雖有白色恐怖,但如果與共產黨相比,國民黨好多了。台灣人民從小讀的課本(包含三民主義)中都提到民主、人權、法治、選舉、兩黨制。只是因為共產黨要顛覆台灣,為了反攻大陸、動員戡亂,所以實施戒嚴。可是國民黨終極價值是民主,是多元民主、自由民主、選舉民主,要有反對黨、兩黨政黨競爭,不是國民黨一黨獨大,然後人權、法治,遵守《憲法》。國民黨盡管實施威權統治,可是並沒放棄它的價值,這點勝過共產黨。 

加速中國民主化 在上位者必須除三害

對照戈巴契夫、蔣經國,中國要民主化,除了靠公民社會力量,在上位者的觀念願意轉變的話,是不是可以加速民主化?曾建元表示,黨國體制是金字塔型權力結構,權力一層一層往上集中,黨國領袖掌握所有政治、經濟等各種資源,在國民黨就是主席或總裁,在共產黨就是總書記。他既然掌握這麼多的資源,他要做什麼都可以,他要把共產黨推翻都可以,就像戈巴契夫一樣,或推動局部性、漸進式改革,像李登輝一樣,他都做得到。

曾建元說,黨國領袖有絕對的資源與絕對的權力,黨會聽他的,不聽的話他可以利用黨器或非常時期國家統治手段,把政敵幹掉。黨國領袖要有良心、理想,一個人要放棄既得利益不太容易,如果願意放棄,改革就很快,如同小時候讀過的寓言周處除三害,周處打蛟龍、猛虎,老百姓說地方上的惡霸還沒除掉,周處才知原來壞蛋是他自己,於是周處改過從善,天下就太平了。◇

延伸閱讀
轉念是晴天
2015年11月06日 | 9年前
全球青年占領運動一覽
2014年10月12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