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萬大學考生「棄考」 為什麼?(上)

⊙風青楊

根據中國教育線上的統計,今年13個省分的大學考試報名人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早在2014年,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曾介紹,近5年,中國大學考試棄考率基本穩定,約為10%。按此比例計算,2014年大學考試棄考人數約百萬。在棄考的人群中,有的選擇出國留學,不再走中國大學考試的「獨木橋」,更多的棄考學生直接選擇了就業。

放棄大學考試的很大一部分考生是主動放棄,選擇出國讀書。還有一部分棄考者則是因為學費高、就業難,而這些多是來自農村或貧困地區的考生。他們放棄大學考試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讀大學的性價比太低。

微博上曾經有非常熱門的一段話:「如今,熟練磚瓦工一個月1萬(人民幣,以下同),木工一個月8千,按摩師一個月7千,保姆一個月6千,一般技術藍領4千起。而大學畢業生出來2,500,名校畢業幹5年4千,博士找不到工作,海歸(留學後回國者)有工作經驗要求月薪5千被拒,郵電大學畢業進運營商擺攤且5年不漲工資……的確,知識改變命運啊!」曾引發了無數年輕人的熱議。

這讓我想起《中國青年報》曾經有篇報導,說的是9年前,陝西農民韓培印的兒子考上大學,這個兒子簡直成了他最大的驕傲。為了湊學費、生活費,他賣掉了家裡值錢的東西,又到西安打工。但是當兒子大學畢業之後,老韓卻發現,他的工資尚不如中學畢業出外打工的姐姐,甚至還比不上當農民工的自己。兒子進城讀大學後,給老韓帶來的只有難以償還的債務和村裡人嘲笑的目光。這讓老韓澈底改變了以往「我兒子是村裡第一個大學生」的驕傲,取而代之的是「我看讀書是沒用」的悲觀失望。

多少年來,大學考試作為中國大學的人才選拔機制,一直存在著很多爭議,包括各地錄取線相差懸殊、異地參加大學考試困難,大學考試加分形形色色;以及繼而出現的大學考試移民,還有大學考試舞弊、權力尋租亂象,正在蠶食大學考試的神聖感和公信力。

是什麼讓學歷不斷地貶值?如果說文憑是一種貨幣,那麼投資越多,應該對未來的購買力就越強。但如今,功利的教育、低質的教學、貶值的文憑,讓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缺乏應有的競爭力。於是本科生揣著畢業證書卻難找工作,結果就寄託在考研究所上;碩士生難找工作,就再讀個博士。學歷的貶值,讓他們不知到底應該拿什麼樣的文憑在江湖上混,在社會上闖。

更可怕的是,在「名利雙收」的誘惑下,不少大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串通一氣、為一些「特殊」學生獲得「注水文憑」提供各種便利。(待續)——轉自作者部落格◇

延伸閱讀
市場需求弱 陸5月製造業PMI持平
2016年06月01日 | 8年前
吳敬璉炮轟股市的背後(下)
2016年05月30日 | 8年前
中共害怕的真相 正是人民所需
2016年05月29日 | 8年前
中國學生留學普及 競爭大申請難
2016年05月29日 | 8年前
銅鐵融資不稀奇 中國驚現牛融資
2016年05月27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