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研究證實 手機輻射會致癌
不過,這一研究引發新一輪爭論,一些專家認為披露出來的一些實驗結果令人對上述結論產生質疑。無論如何,研究結論再次引發人們對使用手機的擔憂,同時也將對美國政府未來衛生和健康條例的制定產生影響。
雄性老鼠經輻射兩年後 患兩種類型腫瘤
該項研究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下屬的國家毒理學計畫(NTP)主導進行的,據信是迄今最浩大、最深入的分析,歷時數年、耗資2,500萬美元。
在超過兩年的實驗時間裡,研究團隊將超過2,500隻老鼠暴露在手機頻率的電磁波下,以輻射10分鐘停歇10分鐘,然後再輻射再停歇,每天進行9個小時。實驗結果是:有少數雄性老鼠患上兩種類型的腫瘤——腦神經膠質瘤和心臟神經鞘瘤。國家毒理計畫助理主任巴切爾(John Bucher)表示:「總的來講,我們感覺腫瘤和輻射有關聯。」
這一結果似乎證實了流行病學對人類同類型腫瘤的研究。2011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為手機發出的電波輻射可能導致人類患癌。2015年5月,來自39個國家的190名獨立科學界人士呼籲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制定更嚴格的規則對手機輻射進行控制。
手機全球普及「健康隱患不容小覷」
美國每年診斷出的25,000例惡性腦瘤,80%是腦神經膠質瘤。15到39歲癌症死亡者中,患惡性腦瘤是最大的致死原因。
該部門表示,電磁波對老鼠的負面反應並不一定會發生在人或其他生物身上,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們總愛說(電磁波)沒風險,現在證據擺在眼前」。
在這份研究的附錄中,研究人員稱:「由於近年來全球手機使用逐漸擴及到各年齡層,即便手機電磁波造成的致癌率不是相當高,對公眾健康造成的隱患仍不容小覷。」
巴切爾表示,這一結論對當前的移動技術意味著什麼,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去證實,但他們覺得有必要把這個結論披露出來。
科學家指出,一些實驗結果很讓人難解,那些未受到輻射的老鼠均沒有患上腫瘤,但一些受到輻射的老鼠活的時間比沒受到輻射的老鼠活的時間還長。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薩莫特(Jonathan Samet)表示,從這些發現到得出電磁波輻射可能讓人類患癌的結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自1990年代開始,電磁波是否會使人患癌成為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2011年將手機輻射列為「可能致癌物」。但許多稍早的研究都因「研究方法選擇不恰當」或「樣本數過小」等緣故,使可信度受到外界質疑。
研究結果或影響美政府健康條例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結果可能會給政府的手機安全指導帶來怎樣的影響。《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期刊報導,國家毒理學計畫網站稱,該研究結果可能會被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和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採用,以便確定如何更好的保護消費者免受來自手機輻射的潛在危害。
負責美國手機使用安全指導管理的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說,他們已經收到了上述研究結果。這個結果會影響FCC規定,包括是否應修改現行政策以及對無線電頻率暴露進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