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養生首重心性修養

心性修養。(fotolia)
心性修養。(fotolia)

文/吳國斌(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

《壽世青編》起頭第一篇「勿藥須知」,明確指出養生防病的重要性,並認為心是治病、防病的關鍵。許多人為了治好疾病與預防疾病,往外追求靈丹妙藥,殊不知最好的藥即是「心藥」。防病及治病的首要之事在於調適性情、正心端行,這一點應特別注意。

中國古代的養生之道涉及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舉凡人們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無不與養生有關。「養生」的意思就是保養人的生命。古代的養生又有「衛生」、「道生」、「攝生」、「養性」等同義語。

古代養生大家

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非常重視養生之術,通過養生來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古代名醫更是最典型的養生代表,其中傑出人物如扁鵲、華佗、孫思邈、李時珍,不僅是名醫,也是千古流芳的養生大家。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古代名醫養生之術無不與傳統中醫相聯繫。學習古代名醫養生智慧過程,也是學習中國傳統中醫文化瑰寶的過程。中醫養生之道博大精深,不僅包含醫學的精髓,還吸收了古代中國各學派的精華,富蘊人文思想。古代名醫更是結合自己多年的豐富實踐經驗,提出一系列養生原則,如身神合一、天人相應、順應自然等。他們常用的養生方法更是妙不可言,效果顯著。雖然古代的生活飲食環境與現代大不相同,然而養生的大法則卻是一致的,無古今之別。古人的養生之法, 可以為今人借鑑。

《壽世青編》

中國古代的養生書籍非常多,若要提出一本可以完整介紹古人養生智慧結晶的書,《壽世青編》是一本難得的佳作。《壽世青編》為清代醫家尤乘所撰。尤氏幼年習儒,並喜歡涉獵醫學方書。尤氏勤於醫術的學習,遍訪名醫,曾師從名醫李士材,得其親傳。曾出任太醫院御前侍直3年,辭官返鄉後,仍設診所,廣施針藥,救治甚眾。

尤氏醫術高超,編撰大量醫著。尤氏醉心於養生學的研究,撰有《壽世青編》一書。《壽世青編》又名《壽世編》,顧名思義,寓有為世人增壽之意。全書分為上下兩卷,全面論述了養生保健所必備的各種知識。該書雜糅醫、儒、釋、道各家的思想理論於一爐,能夠洞澈生命本源,又從起居住行等點滴入手,於養生之道,立論既高,闡述且詳,是歷代養生專著中的上乘佳作。

《壽世青編》對養生的大原則,首重「心性」的修養,道德、心性的修養,是治病的第一大關鍵。所以書中開頭第一章即撰寫「勿藥須知」,即是要讀者明白修養「心性」的重要性。其內容如下:

朱權養生之說

臞仙(即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權)說:「古代神聖高明的醫生,能治療人的心,預先使他不至於有疾病。現在的醫生,只知要治療人的疾病,而不知道要治療人的心,這是捨本逐末啊!不窮其源頭而治療其支流的病情,要想使疾病痊癒,如何能得呢?這是不知道病由心生,孽由人作。佛祖所謂一切唯心所造,實在不是迷信的話!人的七情由內而起,正念本性顛倒,以致大病纏身,實不是醫藥所能治療。這是因為藥能治療五行生剋的肉身,卻不能治療無形的七情;能治療七情所傷的氣血,卻不能治療七情忽起忽滅、動靜無端的變幻。」

所以臞仙又說:「醫生不進入掌管刑法官吏的家,藥物不治療沒有仁愛之心的人。這是因為『福有所主, 禍有所司』。報復的時機,沒有一個是不靈驗的。因為有上天懲罰的疾病及自己損害身體的疾病兩種。上天懲罰的疾病,是由累世今生所積累的過錯,上天懲罰他而導致的疾病,這是孽源於心的;而自己損害自己身體所導致的疾病,是屬於感染到風寒暑溼之氣及受酒色性氣所傷,六慾七情生於內,陰陽二氣攻於外,這是病生於心的。《仙經》所說的修煉精氣神的方法要如何修煉呢?總歸一句話,不出於修心性而已。所以凡是思慮傷心,憂悲傷肺,忿怒傷肝,飲食傷脾,淫慾傷腎。藥物所能治療的只有一半,其餘一半則全不靠藥力,而主要在心藥啊!」

有人問:「什麼是心藥?」我引用林鑒堂的詩來比喻:「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還當把念醫,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那有病來時?」這就是所謂的心藥。以心藥來治療七情內起的疾病,就是所謂的療心。我考證了歷代眾多的醫書,多如汗牛充棟,雖然寫得非常詳細明白,但主要還是在於如何治療疾病。但《內經》有一句話,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與其治療有病之後,不如治療於無病之先;治療肉身的疾病,不如治療心理的疾病。我認為與其讓人治療,不如自療為好。◇

     

延伸閱讀
酪梨抗癌 別再用湯匙挖
2016年06月07日 | 8年前
立夏養生要養心 吃紅色食物最好
2016年05月05日 | 8年前
「養心」之妙
2016年04月01日 | 8年前
多元飲茶文化 下午茶&瑪黛茶
2016年03月28日 | 8年前
老祖宗的四字經 讓你健康活到老
2016年02月22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