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兩個字解讀大陸一線城市房價暴漲原因
學者:挖坑者有特殊目的
3月2日,大陸學者航億葦發表博文《一線城市房價暴漲就兩個字:挖坑》。文章稱,在房源仍然嚴重消化不良的情況下,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傳來了無法用常理理解的特大好消息。各地也紛紛出爐刺激房產交易的新政,首付一降再降等優惠措施迅速出爐。
這樣的狀況,又是過去地方政府、銀行和房地產商聯手玩的小把戲。不需要真有人買,只要把房價必漲的氣氛造出來,炒房團坐不住了,自然有人會跟風接盤。中國的房市並非真正的市場化,正像股市一樣,是人為操縱的。
文章分析,重新加碼炒高房價有幾大好處。其一,地方政府土地財政就又被啟用了。其二,房地產商和購房者又可以大量從銀行套取貸款。其三,房價變高了,又可以變作戲法提供新的貸款,或增加貸款額度,那麼,借款人又可以用借來的錢還款付息,那帳面上就顯得很正常了,銀行壞帳的危險就暫時消除了。其四,經濟增長數據又會好看了。其五,又可以借房價推高物價。
這對地方債和企業債都大有好處。貨幣大貶值,好比物價上升50%,你原來欠別人1萬元,實際就只欠5,000元了,等於無形中偷了別人一半的錢。偷誰的錢呢?就是那些小百姓了。
文章說,這不明明是給中國經濟挖坑嗎?對,就是挖坑。在股市,有人要連續給股民挖坑;在地下錢莊,要連續以高利貸的方式給中小企業和急需資金的人挖坑;在網際網路、集資、保健品市場等,要想方設法給想掙快錢的人和怕死的人挖坑。一次次挖坑,一次次社會財富重新分配。
文章進一步分析,挖坑的人,有的純粹就是為了一夜暴富,富了還要富,有的則有些其他特殊的目的。或者是想把社會問題向後推,推到後來的人身上,或者就為了搞亂中國吧。中國不亂,對某些人來說,是沒有機會的。
他們究竟要幹甚麼,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但在他們的意念中,有些事非幹不可。往往到了重要歷史關口,國家生死存亡之計,或者反腐鬥爭的關鍵時刻,在某些奇特現象背後,必有奇奇怪怪的人在上下其手。
分析:當局轉移地方債的意圖被市場利用
2月29日,作者原上草發表博文《本輪房價上漲本質 掩護30萬億地方債轉移》。文章稱,中國的樓市和股市是向老百姓吸血的兩大合法工具,其中綁架了太多的利益關係和政治因素,其走勢本來就是畸形和變態的。
中國房子經過這麼多年的跨越式發展確實過剩了,現在不管媒體還是官方,習慣用7億平米來概括當下的房市存貨,但按照北師大教授鍾偉的測算,這嚴重低估了房市的庫存,因為這7億平米僅是待售面積,如果再加上商品房之外的保障房,公用建築和單位自建等,那麼面積可能超過80億平米,僅商品房在建和待售就超過50億平米。這些庫存要5至7年才能消化掉。
買房者不買,賣房者不降,房產銷量持續低迷,房價居高不小,這樣的僵持狀態大概持續了2014至2015年的2年,庫存去不了,土地賣不掉,這時,政府著急了,必須出大招,一方面讓房價穩中有升,一方面刺激買房者要趕緊動手買房,於是有了2016年年初的首付比例下降,稅費下降,央行放水等措施。於是我們看到了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城市房價的爆發式上漲。
文章分析,這些都是表象,表象背後的決策邏輯是什麼?為何要在去槓桿、去庫存、去產能的這個時候發動這輪房價上漲呢?說到底還是因為整個經濟系統和金融系統的風險馬上要爆發了。經濟方面,PPI連續經歷48個月的斷崖式下跌;占GDP三分之一的外貿出口基本沒有了,甚至成了負數;大部分製造業工廠都關閉,鋼鐵、化工、水泥等重化工業基本全軍覆沒;消費在勉強地支撐著,但這只是人們維持基本的生存所必需,隨著經濟的下滑,消費早晚也會下跌的。
經濟方面的下滑必然傳導到金融系統,而金融系統的最大危機,不在股市,不在居民住房貸款,也不在企業貸款,而在地方政府債務。根據中國社科院的數據和估算,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大概是30萬億左右,這還只是審計數據,而不是財務意義上的數據,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到底有多大,只有天知道。這是一個黑洞,也是一顆定時炸彈,一旦處理不當,真有可能爆發系統性風險。除了政府信譽受損之外,整個銀行系統都可能崩潰。
為了讓債務置換順利推進,為了讓整個風險地雷不被引爆,有高人出了一計:貨幣放水,拉高或穩定資產價格,營造債務置換的寬鬆環境。接下來就是,1月新增貸款2.51萬億,創歷史新高,大部分進入地產和投資領域;緊接著房貸首付比例下降,交易稅費下降;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一線城市房價大漲。
文章表示,這次救市,救的不是房地產,而是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的30萬億債務,是政府的信譽和中國整個金融系統。只不過當局這一如意算盤,被市場充分利用了,一些房地產仲介不惜做起了房產做市商的事情,搭建金融平台,勾結一些企業,通過拉高房價向銀行騙取低息貸款,以緩解資金壓力,你政府敢放3倍的槓桿,我就敢放到5倍、10倍,結果是促使房價迅速拉高。這一結果顯然是當局不願意看到的,因為任何瘋牛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斷崖式下跌,中國經濟能承受得了嗎?
官媒稱有人哄抬炒作樓市
上海等一線城市房市持續暴漲後,最新數據顯示,房市發燒已蔓延二線城市。業界分析,房市大漲有槓桿作用的因素,但是正如股市槓桿融資一樣,是把雙刃劍,在短期高回報的同時,也存在巨大損失的風險。
3月1日,財新網揭上海房產交易中心火爆場景有「貓膩」,自住房的購買者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
2月29日,大陸官媒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稱,某些開發商行銷作秀和地產仲介哄抬炒作,人為製造出搶房假象,導致購屋者「恐慌性」入市,大量投資客回籠。市場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如今深圳樓市中的投資客比例已超過30%。這些因素帶來的房價飛漲顯然是非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