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轉型 卡在缺自主創新

【記者徐翠玲/台北報導】

產業轉型在國內已經喊了多年,但一直停滯不前,導致人才、技術不斷流失。台大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吳啟禎表示,台灣要往創新轉型發展,關鍵在自主創新(Homegrown innovation)。國外研究指出,創新、轉型是經濟體內部能否形成自主創新,也就是創新必須從國內「長出」。基礎研發是自主創新很大的力量,近幾年台灣基礎研發占GDP 3%,但都集中在中後段基礎研發,前段連經費的一成都不到。

技術貿易收支比是衡量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的指標,吳啟禎說,台灣其實處在很不利狀態,台灣對基礎研發的投入與技術貿易自主性的提升,跟韓國相比差距很大,這是新政府必須面對的困局。

選前朱陣營喊出調漲工資1年內到3、4萬,蔡英文陣營回應調漲工資不可能帶動經濟成長,這個論述需要更細膩去看待。聯合國2012年報告指出,調漲工資是經濟恢復成長關鍵,理由包括預期心理,如蔡英文選舉時主張振興台灣內需生活產業,可是在薪資低落狀況下,不管是廠商或消費者都沒意願做投資、消費,內需產業很難做得起來。且除預期心理外,社會團結、民主機制、創新經濟需求也都需要提高工資。

「傳統經濟思維沒辦法解決台灣發展的困境。」吳啟禎說,傳統經濟思維所有推論都建立在假設個人尋求自立的基礎上,因為缺乏國家及主權觀感,是反社會性及反政治性。歐洲產業科技創新,核心觀念是科技循進步法規而前進。一味從資本利益出發,提供產業更多外勞、幫產業降低生產成本,這些都過時了,沒辦法讓產業升級,真要升級必須用更嚴格的法規迫使產業在進步價值(包括社會企業、環保、綠能等)上前進,這才是西方經濟實力的核心。

過度傾共 中國路線自爆

吳啟禎表示,國際政經板塊已經從後冷戰到新冷戰階段。TPP重返亞洲,清楚顯示美國在新冷戰格局中要圍堵中共。以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來說,過度傾共在經濟上會導致失敗。不管是覬覦代工能量、低工資還是內需市場,依賴中國市場、把中國路線當成台灣經濟戰略核心,會是很大問題。

去年8月央行公布報告,挑明說中國路線是導致台灣經濟失敗很大的原因,包括台灣出口地理結構過度集中在中國、產業結構過度集中在資通訊與中間財產品,然後中國進口力道趨緩,後者跟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台後,對內實施製造業復興、工作回流措施,對外進行圍堵政策有關。

吳啟禎指出,中國路線從2001年開始,到2009年ECFA是高潮。ECFA一直號稱中國對台灣讓利,但前年反服貿之後,媒體跟進做報導,初步統計發現,早收清單當中,中國對台灣降稅產品,在中國市占率不斷下滑,並沒有因為中國讓利或免關稅而提升,反觀台灣對中國開放產品,在台灣的市占率卻增高。

吳啟禎表示,受中國經濟機會論以及兩岸貿易順差影響,台灣從李登輝時代開始對中國輸出大量資本與技術。李登輝時代投資金額年均美金16.1億、扁政府時代每年躍升4倍、馬政府第一任期則高達美金119.2億。中國崛起之後台灣對中國順差增加很多,外匯存底不斷增加,或只要台灣跟貿易對手有順差就是好事?這是很大的迷思。

「中國路線走到後面會自我失敗。」吳啟禎說,台灣海外投資占每GDP 2%、占國內固定資本形成9%。日本海外投資相對經濟規模不過才占1%,南韓才1.4%。中國路線導致那麼多資金、技術轉移到中國,對台灣是很大傷害。

此外,支持中國路線的論述主張把下游廠商移到中國,台灣專門從事中上游及機具設備生產等中間財產品,出口比例高達3/4。這些產業特質是技術標準化,台灣產業結構因此狹隘化,面臨國際產能過剩競爭的格局,利潤下滑,也可用來解釋台灣薪資變化。2002至2012年台灣製造業跟日本、韓國相比,幾乎沒什麼成長。韓國10年前跟台灣水準差不多,10年後已是台灣2倍。日本雖然過去經濟失落2、30年,可是製造業工資還是不斷上升,顯示日本的技術並沒有退步。

加入TPP,吳啟禎說,蔡英文上台之後,可預期會是一個主要訴求,但加入TPP並不能解決台灣的經濟問題。主要是因為美國製造業復興、工作回流措施,導致中國進口力道趨緩,加上中國本身也有產業升級的壓力,因此嚴重衝擊台灣。央行很清楚指出,台灣出口大宗已經被取代,而受衝擊程度不是每個產業都一樣,取決於技術自決能力、對中國市場依賴程度。◇

延伸閱讀
人才外流 我產業漸失國際競爭力
2015年09月17日 | 9年前
少子化迫高教轉型 教部推新網站
2015年09月04日 | 9年前
六流數據分析 助富士康轉型
2015年05月26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