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養殖業打造優質烏魚子

嘉義縣烏魚養殖業者林篤毅(右)榮獲5至7兩組及7兩以上組全國十大榮譽。   (中央社)
嘉義縣烏魚養殖業者林篤毅(右)榮獲5至7兩組及7兩以上組全國十大榮譽。 (中央社)

【記者施芝吟/報導】

漁業署每年舉辦優質烏魚子競賽,提升國內烏魚子品質,此外國人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業者也替消費者把關,送驗、產銷履歷等樣樣來。以往加工技術不成熟,民眾對烏魚子有「死鹹」刻板印象,如今技術不斷精進,口味也符合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讓人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精益求精 林志聰獲雙冠榮譽

今年36歲的林志聰,同時獲得2015年度「十大優質烏魚子」兩種規格的雙冠榮譽。他是第二代接班人,除跟父親學習外,只要養殖漁業發展基金會有課程,他從不缺席,多請教並吸收新知識,將從老師身上學到的新技術應用在養殖上。

年輕人跟長輩多少都會有意見不同的時候,林志聰說,讓時間說明一切,或是與父親共同討論達成共識。林志聰舉例說明,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大環境改變就必須改變養殖方式,他說,解決方式就是把水加深,原本2公尺深,加到3公尺深,這樣受溫度影響不大;此外,往年都是讓烏魚吃到飽,魚隻吃太飽可能會導致腸胃不適,而現在則是少量多餐。

談起烏魚子的特色,他表示,在烏魚結卵季節時,會讓烏魚吃較好的飼料,養出來的烏魚口感、肉質較好,目前養殖面積平均10甲地,採用複合低密度養殖,烏魚跟文蛤一塊養。

在晒烏魚卵時也秉持古法,讓烏魚子在陽光照耀、東北季風吹拂下乾燥,雖然較麻煩,但晒出來的烏魚子沒有腥臭味,口感也不會死鹹,他還額外建造乾燥室,讓烏魚子品質更好。現代人重視食安,申請產銷履歷不可或缺,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王智勇先試吃 自己滿意才賣

揚信烏魚子第三代接班人王智勇,本身對於讀書沒有興趣,常常幫父母親製作烏魚子,久而久之他便全心投入,延續該行業的生命。

王智勇表示,他都是跟各地區漁民購買烏魚卵回來加工製成烏魚子,只要品質佳,就能做出好吃烏魚子,他在挑選魚卵時,都是看色澤、Q度等條件。買回來後先綁線、清血絲及血管,醃製後再清洗,接著反覆曝晒、冷風乾燥直到成品。

早期烏魚子加工技術尚未成熟,漁民往往使用大量鹽巴保存,隨著加工技術及保存方法成熟,台灣的烏魚子都朝向健康少鹽作法,以擺脫以往「死鹹」印象。

他進一步說明,烏魚子要先陽光曝晒3~4天左右,再用冷風乾燥,一樣3~4天,溫度控制在15~20℃之間,成品約7天才好。他也會參考別人做法、嘗試新技術,自己試吃後,不滿意就不能賣。為讓消費者買得安心,產品有投保產品責任險,每年也都會送檢,讓民眾放心吃。

吳俞樺重食安 瞞父高價驗魚

從小在魚塭長大的吳俞樺,由於人力欠缺她偶爾協助製作烏魚子,畢業後也因人力斷層繼續留在家中幫忙文書處理、製作烏魚子,因為參賽,父親(吳鐘添)開始教導她一些製作技巧。父親也很高興女兒在該行業盡心力,5、6年前烏魚產業沒落,近年因有青年返鄉並導入創意與想法,讓產業有慢慢回升趨勢。

吳俞樺重視食品安全,魚隻檢驗是相對重要,她把烏魚送驗,一尾魚的費用,有時會超過新台幣1萬元,長輩看到報價單氣炸:「一隻魚檢驗費要1萬多,一池魚還不一定有利潤,驗這做什麼?」吳俞樺仍堅持替消費者把關,偷偷把魚拿去檢驗。直至食安風暴頻傳,父親才驚覺檢驗的重要性,便同意檢驗,該有的檢驗項目都不能缺少,前端末端都會送驗。

吳俞樺說,養烏魚基本要3年時間,一旦魚隻生病適當投治療性藥物並記錄,效期過後才能捕撈,有時候病毒強,魚不吃藥會死光,只要合理投藥,檢驗合格再採收就沒問題。

目前最大的困境是人力不足的問題,養殖跟農業一樣,看天吃飯也辛苦,年輕人不願意投入,雖然長者經驗足夠,但是體力無法負荷大量工作;她說,青年不願意回鄉是認為產業無發展性,養殖業有發展性、潛力,就能吸引青年加入,藉此解決人力。

此外,目前新產房建造中,未來將發展自我品牌、包裝設計、朝外銷發展,一步一步規劃中。

依循傳統 林篤毅成烏魚達人

在漁村長大的林篤毅,養魚已經20年經驗,養烏魚則有16年經驗,起初是養台灣鯛,後來慢慢開始養烏魚,採用輪作方式來養殖,烏魚、蝦子、大頭鰱混養,達到生態平衡。

目前養殖最大困難是氣候異常影響魚隻,於是他減量養殖,讓魚隻有更大更舒適的環境,並把水質顧好,雖然減產,但品質會提升,養烏魚至少要3年時間,過程中不能有任何差錯。每年11月陸續取樣觀察烏魚肚中結卵情形,等到適合季節再收成,唯有時常檢視,才能知道卵的成熟度,用網子把魚圍堵將適合的烏魚抓起來,烏魚是嬌貴魚種,捕抓時必須小心謹慎,避免皮膚碰撞而引發黴菌甚至死亡。

林篤毅說,烏魚送至加工廠將魚卵取出,再曝晒至少7到10天時間,依魚卵大小而定,他利用西半部沿海陽光、北風特性來製作,不採用冷風乾燥,依照傳統方法烏魚子才有獨特風味。

他從民國84年開始研究製作方法,也遇到很多困難,每一年、每一批、每一次都是挑戰,但他不曾有放棄念頭,而是從失敗中學習經驗。他說,每個細節都不能忽略,才能讓烏魚子達到最佳硬度及鹽度,呈現亮麗透紅外觀與鮮美、軟Q風味。◇

延伸閱讀
養殖精緻化 蔡長達搶攻高端市場
2015年12月16日 | 8年前
永安生態小旅行 認識養殖產業
2015年07月29日 | 8年前
台江養殖業新招 魚吃藥草喝優格
2014年12月30日 | 9年前
冬至烏魚肥美 塭仔港買氣熱
2014年12月22日 | 9年前
吉園圃將退場 中市產銷履歷倍增
2014年11月03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