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涯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是三秦?
——詩聖杜甫(712~770)詩〈冬至〉
「冬至」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它的由來,和曆法有直接關聯。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陽曆的12月22日或23日;陰曆的日期則不太一定,但大抵不超過陰曆的11月。今年的冬至日為陽曆12月22日,陰曆為11月28日。
《尚書‧堯典》中稱冬至日為「日短」。因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日光照射北移,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古人說:「冬至一陽生」,指的就是陰氣到冬至盛極而衰。陽氣就開始萌芽;民間有句話說:「冬至大如年」。
台灣的冬至,俗稱「冬節圓」,要做紅、白兩色的湯圓。另外,再做如雞蛋大的湯圓,紅、白各六,內包糖料、花生粉等,稱為「圓仔母」。家中有小孩的,就讓他們用染色的圓仔(生粿)捏塑一些動物造型的小玩意兒,俗稱「做雞母的狗仔」。拜過祖先的冬節圓,照例要黏貼一、兩顆在門扉、窗戶、桌椅、床櫃等處。據說,這些冬節圓,日後乾燥給孩子吃,能保佑小孩平安長大。吃冬節圓時,還有一種俗信:每匙只舀兩粒,吃到最後,未婚者必剩下奇數,已婚者必為偶數。
台灣民間以往也有在冬至日「補冬」的習俗。補冬的內容視家貧富而定。根據王詩琅《艋舺歲時記》:「入冬日,有的宰雞殺鴨燉八珍,有的買羊肉和烏棗燉食,貧戶則以福眼肉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俗謂此日食補品,於身體特別有益。」
早期客家人的冬至祭祀,最大的特色是完全以「粄圓」特產來祭拜。通常在冬至前一天晚上,就先煮鹹粄圓當點心吃;冬至那天早上才煮甜粄圓來祭拜神明、祖先。客家的鹹湯圓不包餡,而是湯中加入許多豐富的配米,通常有蝦米、香菇、蔥蒜花、芹菜珠、蒜葉、茼蒿、瘦肉、香菜等,隨各人喜好而調配。另外,牛吃的粄圓,則是將地瓜的中心挖洞後,再塞入粄圓給牛吃。
大部分的客家人也在冬至進補。補冬的食品,都是一年生番鴨公或閹雞公。配藥都為中藥的「十全」、「八珍」。「十全」包括人參、黃耆、白朮、當歸、茯苓、地黃、川芎、芍藥、桂枝、甘草等,「八珍」則少了上述當中的黃耆、桂枝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