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易引發不適的食物

身體不適(fotolia)
身體不適(fotolia)

文/記者秦飛

根據統計顯示,美國每年有約900萬人患上食源性疾病,即俗稱的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因為吃了受汙染的食物、致病細菌、病毒,或是吃了被寄生蟲、化學品或天然毒素感染的食物而導致。 

為了查出食物中毒的來源,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與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農業部合作,調查過去5年內引起中毒的緣由。調查結果令人非常驚訝,因為有些被認為是乾淨的食材,卻是常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所以建議消費者應遵從3種處理食物的安全做法:(1)將生食與熟食分開;(2)經常洗手與清洗砧板;(3)將食物完全煮熟。 

在調查報告出爐後,FDA將以下7種食物列為最有可能使人中毒的來源,提醒民眾在選購與烹飪時要特別警惕。

1.牛肉

牛肉產品引起的大腸桿菌感染病例占調查報告中總病例的1/2,此種病菌感染會引起腹瀉、嘔吐,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腎衰竭與死亡。為了避免食入此種細菌,烹調時在牛肉最厚的部位插上肉類溫度計,確保溫度達到74℃,並且記得溫度計在使用後要以酒精棉擦拭消毒。特別要留意絞牛肉,它是多頭牛隻肉類的混合,也就表示一隻染病的牛就可能導致整匹包裝的絞牛肉都受到汙染。

2.家禽

家禽引起的沙門氏菌感染病例占10%,此種病菌感染會引起發燒、腹瀉、腹痛、頭痛。有些人吃了雞肉沙拉後感染,多因其中的雞肉已變質。由於細菌在室溫下會迅速繁殖,因此不能放在溫水中或放置在廚房檯面上解凍家禽或任何生肉,應提前放入冰箱冷藏層進行解凍。為了確保整隻家禽已完全煮熟,可在家禽的大腿最厚部位插入溫度計,當溫度達到74℃時,肉品即可安全食用。

3.豬肉

豬肉引起的沙門氏菌感染病例占8%。儘管政府部門提供的指南建議烹飪豬肉時,溫度應達到63℃,但專家建議74℃是更為安全的溫度。在購買時應用雙層塑膠袋包裝每一包生豬肉,回家後立刻拿出放在冰箱底層,或是密封的抽屜、容器中,以確保肉汁不會汙染其他食物。

4.海鮮

除了肉類可能受到沙門氏菌與彎曲桿菌汙染外,魚類、生蠔、貝類海鮮也隱藏感染弧菌的風險。此種細菌存在於海水中,會引起水瀉、絞痛、噁心、嘔吐、發燒、發冷。在烹飪海鮮時,溫度達到63℃即可殺死所有細菌。如果想製作生魚片,應從信譽良好的魚販處購買新鮮魚肉,而不是去連鎖店或廉價店購買冷凍的魚肉。

5.雞蛋

雞蛋引起的沙門氏菌感染病例占12%。烹煮雞蛋時要將蛋黃完全煮熟,如果喜歡吃生的蛋黃,建議購買經過高溫殺菌的雞蛋(pasteurized egg)。而雞尾酒通常將原材料與生雞蛋混合在一起調製,因此會有感染沙門氏菌的風險。

6.綠葉菜

綠葉菜引起的大腸桿菌感染病例占調查報告中總病例的1/3以上。綠葉菜一定要澈底清洗,清洗後要使用手動沙拉甩乾機澈底甩乾水滴,以預防黴菌生長。還有些預先洗過的袋裝沙拉,在清洗後仍含病菌,並有可能汙染家中的水槽。

7.奶製品

牛奶與其他奶製品引起的彎曲桿菌感染病例占調查報告中總病例的3/4,此種病菌感染會引起胃痛、腹瀉、高燒,可持續一週;而李斯特病菌感染病例也占31%。儘管這些病菌在高溫下通常能被殺死,但它們經常存在於生牛奶、某些軟奶酪中。細菌容易生長的溫度為5~60℃,所以將奶製品食物儲存在冰箱中可減少被汙染的機會,而吃剩的奶製品在2小時內要放進冰箱,天氣炎熱時更應盡快冷藏。建議除了冰箱中自備的溫度計外,最好再用備用的袖珍溫度計再測量一次冰箱的溫度,以確認溫度夠冷。◇

延伸閱讀
海洋垃圾瓶蓋最多 7成與食物有關
2015年12月18日 | 9年前
吃不起的未來 伙食費1年漲近6成
2015年11月27日 | 9年前
食安問題大 美重判無良商人
2015年09月22日 | 9年前
4種食物吃太多 小心中毒
2015年08月08日 | 9年前
能吃就是福
2015年08月23日 | 9年前
不宜隔夜再吃的5種食物
2015年08月08日 | 9年前
5種健康食物 如何正確吃
2015年07月17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