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過去理論 台灣造山為分層變形
颱風接連來襲,台灣的中央山脈被認為是斬颱刀,減弱了歷史上的許多颱風,不過,中央山脈如何「長高」,至今仍然成謎。台大研究團隊擺脫過去利用地震研究的方式,發現中央山脈的成因與目前國際造山兩派理論不符,為國際造山理論添加新結論。
目前國際造山運動理論分為「薄皮」與「厚皮」理論。薄皮在國際上應用廣泛,多用於較矮的山脈,不過,這兩項理論對於中央山脈的成因都無法完全解釋。科技部18日召開記者會,發表研究成果,台大團隊採用噪訊地震學,主動利用常態性的噪訊研究地質結構,擺脫過去利用地震震波了解地質結構的被動方式,發現中央山脈的成因介於目前二大理論中間,為「分層變形」架構。
台大地質系博士生黃梓殷主導這次研究。她指出,台灣造山帶變形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平行山脈走向,碰撞、擠壓產生的褶皺、斷層與岩理、葉理,呈現面狀、片狀線形構造,適用於薄皮理論;不過,下層為地層上、下部耦合造成塑性變形,適用厚皮理論。因此得出結論,發現中央山脈的成因介於兩大理論中間,顛覆傳統研究理論。
至於中央山脈是否為國際特例?黃梓殷說,這問題也是研究團隊相當想了解的問題,台灣有這樣研究成果是因為台灣有密集的觀測站,才能完成這項研究,目前國際都尚未進行這類地質研究,因此仍不清楚,但國際已經對這樣的結果躍躍欲試,國際頂尖科學期刊也已經收納該研究進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