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古地震研究 登國際頂尖期刊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沈川洲與合作超過15年的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佛烈德泰勒教授研究團隊,6月30日在國際著名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中,發表研究成果,利用生長在潮間帶的珊瑚,作為天然地震紀錄器,重建過去4千年來發生在西太平洋所羅門群島的地震歷史。
研究團隊於2012年5、6及8月前往所羅門群島,在長28公里、寬5公里的雷諾加島,進行3個月的全島野外工作。從南到北7個地點,共採集約30個珊瑚化石標本,在台大地質系進行精準度極高的鈾釷定年工作,測量化石年紀,年齡分布從7千年前到現代都有,最小的誤差僅有正負11個月。
如何重建史前地震紀錄?教授沈川洲表示,生活在海邊潮間帶的團塊狀珊瑚,生長位置大約到低潮位時,珊瑚頂部會因暴露出海面而無法向上生長,只有側邊的活體珊瑚持續朝水平方向、以同心圓向外不斷延續生命,外型不再是團塊狀,而是呈現扁平的月餅狀,稱為小環礁(microatoll),於是小環礁的頂部就代表當時的海水面;另外,還有僅生長在海水表面附近的珊瑚或形成的珊瑚礁階地,也可以代表海水面高度。地震發生時,若引發地面突然上升、海水面相對下降,造成珊瑚暴露在空氣中而死亡。
死亡後的小環礁、珊瑚或暴露的階地,與海水面的高度差,就是區域地面被地震抬升的高度;而珊瑚死亡的時間點便是地震發生的時候。換句話說,這些生長在海岸邊的珊瑚,就是不折不扣的天然地震紀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