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風景的深情凝視 蔡岳霖水彩個展將登場

台南佳里追霞。(蔡岳霖提供)
台南佳里追霞。(蔡岳霖提供)

【記者廖儷芬/台南報導】

走入畫布,一棵老樹斑斕交錯的影子,一場鄉間暮色下的稻田倒影,一道紅磚牆前的藤蔓蔓生,這些尋常場景,經由水彩畫家蔡岳霖的筆觸,轉化成靜謐詩意的凝望之境。2025年8月1日至8月24日,蔡岳霖水彩個展《域外之境》將於台南文化中心第二藝廊展出,共展出55件作品,誠摯邀請觀眾前來慢賞這位畫家眼中的日常與情感,開幕式訂於8月3日下午2時舉行。

台南將軍鄉街沐陽。台南將軍鄉街沐陽。(蔡岳霖提供)
8月1日至8月24日,蔡岳霖水彩個展《域外之境》將於台南文化中心第二藝廊展出,共展出55件作品。8月1日至8月24日,蔡岳霖水彩個展《域外之境》將於台南文化中心第二藝廊展出,共展出55件作品。(蔡岳霖提供)
一棵老樹斑斕交錯的影子,這些尋常場景,經由水彩畫家蔡岳霖的筆觸,轉化成靜謐詩意的凝望之境。一棵老樹斑斕交錯的影子,這些尋常場景,經由水彩畫家蔡岳霖的筆觸,轉化成靜謐詩意的凝望之境。(蔡岳霖提供)

細品生活 畫中有詩

蔡岳霖擅長以水彩描繪台灣的風土民情與微小日常,他筆下的世界總帶著光的靜謐與影的低語,無論是古厝磚牆間的斑駁藤影,還是農人踩入水田的一瞬波光,皆彷彿承載著時光的緩流與記憶的回聲。

「我喜歡那些平凡中蘊含的情感,或許是一縷煙雲、一絲氣味的聯想。當我們驀然回首時,才發現最濃烈的,其實就是日常最平淡的一瞬。」蔡岳霖如此形容他的創作初衷。

這次展出的《域外之境》,涵蓋了城市街景、鄉村田野、老建築與自然倒影等主題。展名中的「域外」,不僅指地理上的邊陲,更象徵心靈所向的另一處天地。畫家試圖藉由這些作品,引領觀者從熟悉的生活表面,走入更深層的情感與記憶共鳴。

清風搖碧波。清風搖碧波。(蔡岳霖提供)
展名中的「域外」,不僅指地理上的邊陲,更象徵心靈所向的另一處天地。展名中的「域外」,不僅指地理上的邊陲,更象徵心靈所向的另一處天地。(蔡岳霖提供)
蔡岳霖擅長以水彩描繪台灣的風土民情與微小日常,他筆下的世界總帶著光的靜謐與影的低語。蔡岳霖擅長以水彩描繪台灣的風土民情與微小日常,他筆下的世界總帶著光的靜謐與影的低語。(蔡岳霖提供)

一筆一畫 誠實對話

「每一筆每一畫,都是誠實地面對自己。」這句話,也幾乎成了蔡岳霖畫風的註腳。他的畫作不以繁複取勝,而是透過光影細節與色調的層層堆疊,呈現出時間與空間交織的溫度。

舉例而言,《曬魚影下》、《晨光的田埂》這類作品中,既見得出風景中的空氣感與濕潤,也見得出畫家對於構圖節奏的嚴謹掌握。從枝影落地的律動,到水面反光的模糊交融,處處顯示出作者對「觀察」與「記憶」的鍛鍊。

令人動容的是,在許多畫面中可以看到畫家對鄉土與生命之間緊密連結的體認。例如畫中一位在夕照中走入水田的男子,或是一棟被現代建築包圍的老屋遺址,不僅是描繪景物,更像是時代留聲的筆記。

令人動容的是,在許多畫面中可以看到畫家對鄉土與生命之間緊密連結的體認。令人動容的是,在許多畫面中可以看到畫家對鄉土與生命之間緊密連結的體認。(蔡岳霖提供)
蔡岳霖的畫作不以繁複取勝,而是透過光影細節與色調的層層堆疊,呈現出時間與空間交織的溫度。蔡岳霖的畫作不以繁複取勝,而是透過光影細節與色調的層層堆疊,呈現出時間與空間交織的溫度。(蔡岳霖提供)
「每一筆每一畫,都是誠實地面對自己。」這句話,也幾乎成了蔡岳霖畫風的註腳。「每一筆每一畫,都是誠實地面對自己。」這句話,也幾乎成了蔡岳霖畫風的註腳。(蔡岳霖提供)

畫家的簡歷與堅持

蔡岳霖,現居台南,長期致力於水彩創作,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美術展覽,曾獲南美展、新竹美展等多項獎項肯定。除了創作之外,他也熱心推廣在地藝術,長年於社區及藝文空間舉辦工作坊與水彩教學,鼓勵更多人用畫筆記錄生活。

「畫畫對我而言,是一場漫長的傾聽。」他說,「是對外在風景的凝神注視,也是對內心世界的對話。」

作品名稱:午後的寧靜。作品名稱:午後的寧靜。(蔡岳霖提供)
台南北門船影搖曳。台南北門船影搖曳。(蔡岳霖提供)
蔡岳霖,現居台南,長期致力於水彩創作,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美術展覽,曾獲南美展、新竹美展等多項獎項肯定。蔡岳霖,現居台南,長期致力於水彩創作,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美術展覽,曾獲南美展、新竹美展等多項獎項肯定。(蔡岳霖提供)

從畫中回望日常 從平凡中品味深情

此次展覽《域外之境》,不僅是畫家對生活的回望與延伸,也邀請觀者一同停下腳步,重新細看那些被忽略的光影與片刻。每一張畫,彷彿都是一則無聲的散文,一首未署名的詩。

若你也曾被午後磚牆上的影子所觸動,或在水田倒影中想起某段記憶,那麼,請走進這場展覽,或許,你會從蔡岳霖的畫中,看見自己心底的一處「應許之地」。

高雄三民靜謐晨光。高雄三民靜謐晨光。(蔡岳霖提供)
高雄中學紅樓追憶。高雄中學紅樓追憶。(蔡岳霖提供)
每一張畫,彷彿都是一則無聲的散文,一首未署名的詩。每一張畫,彷彿都是一則無聲的散文,一首未署名的詩。(蔡岳霖提供)
延伸閱讀
台南精英讚神韻:最好的生命教材
2025年04月13日 | 3個月前
節奏——從聽覺到視覺
2025年02月03日 | 5個月前
陳澄波百三特展
2024年12月19日 | 7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