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太空總署:狂風塑造火星地貌 與水無關

ESA認為,火星表面的液態水聚集狀的特徵結構不是水造成的,而是一種錯覺。(圖片來源:ESA)
ESA認為,火星表面的液態水聚集狀的特徵結構不是水造成的,而是一種錯覺。(圖片來源:ESA)

【記者張秉開/編譯】
近日,歐洲太空總署(ESA)認為,火星表面的藍色液態水聚集特徵結構不是水造成的,而是一種錯覺,而且火星地貌的形成是由於幾百萬年的強風造成的。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日報導,這些隕石坑目前具有的神秘斑片結構是由於火星的風造成的。就像在地球上的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風改變了火星的環境,形成表面光滑、外形如雕塑般的岩石以及水波狀的沙丘。
NASA火星探測器「好奇號」著陸後,從觀察地點Kimberley所見的火星地貌。(圖片來源:NASA)NASA火星探測器「好奇號」著陸後,從觀察地點Kimberley所見的火星地貌。(圖片來源:NASA)
在這個紅色星球上,風速可以達到60英里(100公里)。這些強風足以在火星的大面積區域內刮起巨大的沙塵暴,持續時間可以長達幾天甚至數週。
NASA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實地拍攝火星表面的岩石。(圖片來源:NASA)NASA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實地拍攝火星表面的岩石。(圖片來源:NASA)
這些強風所到之處,像刀一樣塑造周圍環境。經過數百萬年,風侵蝕、磨平並逐漸消除火星的表面特徵。風帶起來火山噴發來的、有豐富玄武岩成分的昏暗塵土,造成這些沉積物的堆積。
NASA火星探測器在不同時間拍攝的火星阿拉伯高地的特徵變化(左圖:攝於2002年6月30日;右圖:攝於2003年10月5日),可見白色圈顯示的新隕石坑。(圖片來源:NASA)NASA火星探測器在不同時間拍攝的火星阿拉伯高地的特徵變化(左圖:攝於2002年6月30日;右圖:攝於2003年10月5日),可見白色圈顯示的新隕石坑。(圖片來源:NASA)
火星北半球的阿拉伯高地(Arabia Terra)零散的不同大小的隕石坑,年齡各異。隕石坑都經歷火星歲月的不同程度侵蝕。有的坑的邊緣已經模糊,內部結構尚清晰可辨;有的則變得平滑無特徵,幾乎與周圍環境融合。其中,最大隕石坑直徑約43英里(69公里),邊緣最陡峭。
「好奇號」登上火星3年,首次拍到火星日落的壯麗景觀。(圖片來源:NASA)「好奇號」登上火星3年,首次拍到火星日落的壯麗景觀。(圖片來源:NASA)
最近,「好奇號」(Curiosity)探測器拍到藍色太陽從火星地平線上消失的壯麗景色。科學家解釋,實際上這些原是黑白照片,但經過行星學會(Planetary Society)的技術員布伊克(Damia Bouic)加工而成彩色。 科學家認為,如果人在紅色的火星上停留的時間足夠長,可以欣賞到輝煌的藍色落日。因為火星大氣紅色灰塵會過濾掉太陽光中的大部分紅光,所以火星夕陽會是美麗的藍色。
延伸閱讀
從水的風格談涵養道德
2015年04月19日 | 9年前
不只是地球 太陽系到處是水
2015年03月31日 | 9年前
不只是地球 太陽系到處是水
2015年03月31日 | 9年前
再靠近一點 近距離發現火星之美
2015年03月31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