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與月的對話】電玩之害知多少

(Fotolia)
(Fotolia)

文/陳竹月

寒假研習,聽了一位教授對於電玩損害兒童的研究演講,深覺獲益良多。其中談到關於電玩對於腦部結構與孩童學習、情緒掌控破壞的證據,更令人悚然心驚。

電玩危害證據顯著

首先,這位教授提到許多「無差別殺人」的罪犯,遠自挪威殺人魔,近至鄭捷;都有電玩成癮的問題。表面上,他們只是喜歡打電玩;實際上,很可能是電玩導致腦部改變的病態結果。

從腦部科學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中有一個杏仁核,掌管恐懼、驚嚇等負面情緒;作用猶如車子油門,可使人快速應變。而前額葉就是車子煞車,有人又比喻成理性與良心。杏仁核很早就發育完全,前額葉卻要到25歲才能完全發育,需要不斷的練習與內省,方能完成神經串聯完成。人體的杏仁核功能,可使我們在危急時保住一命,但是杏仁核太過活躍時,就會產生負面、暴怒與敵意,如果沒有前額葉輔助,就會釀成悲劇。

研究發現電玩成癮的人腦活動,前額葉近乎停滯,最後逐漸萎縮;杏仁核卻作用活躍。這就像一個人情緒長期高漲,卻喪失理性一般的可怕。研究顯示:越早接觸電玩,越容易沉迷,而前腦的優先考慮、控制情緒功能就會受影響,容易導致幼稚和衝動的決定,間接引發暴力行為。這也說明了電玩風靡之下,校園亂象叢生、道德淪喪,而霸凌四起的結果。

電玩腦=老人失智腦

電玩對孩童的傷害,早在10年前,就有日本森昭雄與島隆太兩位教授的研究震驚世人:一群玩電玩10小時以上的青少年腦波測量狀態,竟然與老人失智症患者高度相似。研究顯示,每天玩2~7個小時電玩,即使沒有玩電玩時,前額葉也幾近停止狀態。書中描述:

「這樣的孩子平常都像是在發呆、集中力很低、常常忘記事情或東西、沒有時間觀念、不善於跟朋友交往,有經常不上學的傾向,學業成績多位於中下。而電玩型頭腦的人幾乎也知道自己有這些症狀。」對照每班幾乎都有幾個電玩成癮而症狀符合的同學,更令人心情沉重。

演講中,教授並分享一個調查電玩人士與未成癮人士對於電玩的評價調查,結果發現成癮的人咸認電玩危害甚鉅,負面觀感要超過未成癮的人士。教授以為數據有誤,重新調查一遍,結果依舊。這顯示沉迷電玩的人並非不知其害,或許更明其害,但就像長期輔導監獄毒犯的教授所言:「100個人有99個人戒毒都失敗,1個是死亡了。」他們的大腦已被綁架,除了用在電玩上,顯然無法再適應現實生活。

如何預防與治療

而今科技的發展,與其說為人類帶來幸福的生活,不如是說形成痛苦的煉獄。最後教授說,要改變這個現象,除了安排其他有益身心的活動,家長一定要慎重管控孩子們家中上網與使用電玩的時間,不要以為他乖乖坐在那兒就放心了。然而也要注意不能過度高壓,因為唯恐理性薄弱的孩子發生情緒暴走的悲劇,因此高度的關愛是絕對必要的,也建議家長輔導孩子以運動等健康方式取代電玩娛樂,切莫不要讓孩子活潑的靈性在稚嫩的青少年時期就被扼殺了!◇

延伸閱讀
【竹與月的對話】輔導課業的難題
2015年04月17日 | 9年前
【竹與月的對話】需要與依賴
2014年11月18日 | 10年前
【竹與月的對話】 友誼與緣分
2014年10月27日 | 10年前
【竹與月的對話】 富而有德最不易
2014年08月20日 | 10年前
【竹與月的對話】 北捷痛後省思
2014年05月23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