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跨平台地科資料庫 掀開地球之祕

國研院地科資料庫為國際上第一個跨平台資料整合的資料庫,圖為颱風來時海流資料。(記者方惠萱/攝影)
國研院地科資料庫為國際上第一個跨平台資料整合的資料庫,圖為颱風來時海流資料。(記者方惠萱/攝影)

文/方惠萱

隨著國際日漸重視資料儲存與研究,國研院日前發表地科資料庫,為台灣第一個千兆級的資料庫,也是國際上第一個跨平台資料整合的資料庫,記錄目前國研院研究到的天文、地震、海洋與颱洪相關資料。

近年來全球災害頻傳,臨時災害應變時往往需要各種資料作為參考,但卻沒有一個整合性的資料庫,國研院地科資料庫計畫主持人林芳邦舉例,去年澎湖發生郵輪擱淺事件,船方分別向國研院的海洋中心跟太空中心要當時海況的相關資料,包括海溫、衛星照片等,希望藉由這些資料查明責任歸屬。

不過,因為資料來自於不同的單位,林芳邦說,當時資料要花3天才能蒐集齊全,很沒有效率,甚至會錯過訴訟有效時間,可見資料庫整合不同來源的資料,有其重要性。不僅如此,他也提到,資料庫也可以幫助政府在面對災害時,快速取得重要的資料,作為災時應變的有效評估工具。

面對未來的應用,林芳邦表示此資料庫也可以應用於國土規劃,「國土規劃一定要根據科學資料來告訴我們哪個地方危險?哪個地方不危險?哪個地方適合做什麼?哪個地方不適合做什麼?這樣就需要這樣整合性的資料」。

國研院地科資料庫計畫主持人林芳邦。(記者方惠萱/攝影)國研院地科資料庫計畫主持人林芳邦。(記者方惠萱/攝影)
林芳邦也指出,資料是有生命,從發表到保存甚至死亡(失去),但有些珍貴資料必須保存,卻面臨巨量資料保存與移動不易的狀況,即使保存下來,可能分散在各處,也面臨如何提供讀取服務及資料整合等問題。

規模部分,該資料庫為「千兆」級規模,林芳邦解釋,千兆級代表每秒可處理即時資料達1萬8千筆,意味短時間內可以處理非常龐大的資料,內容包含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的地面影像,海洋的水溫、海流、鹽度,大氣探測雷達溫溼度、風速、雨量、颱風路徑,地層的地質、土壤、地震波等原始觀測及數值模式資料,集中性的資料,讓研究者與政府單位可清楚看到資料之間的連動性。

國網中心指出,地科資料庫目前僅提供學者研究與政府單位使用,使用者必須提出申請才能擁有帳號,通過審核可免費使用,預估申請時間約1週。◇

延伸閱讀
國研院動物中心 領航動物試驗
2015年05月06日 | 9年前
國研院前瞻技術 進攻物聯網晶片
2015年03月26日 | 9年前
國研院新技術 多感測整合單晶片
2015年03月24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