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漫談
《黃帝內經》中提到春季養生,有這樣一段話:「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黃帝的老師岐伯反復幾次提到,上古之人,「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人的所作所為都要按照陰陽變化所形成的規則去做,才是符合天道。
春三月,是從立春開始。冬至是一年中日照最短的,冬至後一個15天是小寒,30天大寒,再過一個15天,總共45天,就是立春了。立春之後三個月,都是春天。發陳的發就是生發、發芽之意,趨勢是往上的,不光是枝葉冒出,更是湧動出一股生氣,是故古人於立春放風箏,象徵生命的冒出。大地從沉寒冰凍的狀態慢慢回暖,植物長出新葉與花蕾,生命都在膨大,這就是發。陳是過去積攢下的東西,冬天在閉藏,要進補,要養精蓄銳,到了春天就要生根發芽開花,有了冬日的積攢才有春日的生發,故名曰發陳。但如果過去積攢了很多舊病,到了春日生發的時節也會冒出來,這也是發陳的另一層涵義。
《黃帝內經》還有一句話:「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冬日沒有遵守閉藏的原則,到了春天就會犯溫熱性的感冒,常會先咳嗽,然後馬上喉嚨紅腫,心跳加速,皮下出血,還可能有高燒昏迷等等,一切都是溫熱病的表現,這也是一種發陳,皮下的出血稱為浮血,就是秋冬埋下了因子,到春天就勾起來了。冬日進補,開春打虎,冬日一定要遵守閉藏的原則,身體才會健壯。從中可看出中醫的智慧蘊含了無限的哲理。
春日天地俱生,萬物以榮,這時放風箏就有欣欣向榮之感,但是秋日就不適合再放風箏了,因為秋天是掃落葉,天地有一股肅殺之氣,不適戶外活動,需要收斂鋒芒,準備過冬;冬日邪寒遍地冷風吹,不是生氣,而是閉藏,大地冰封,北方除了耐寒的松柏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植物還有綠葉,動物不是冬眠就是潛藏起來。
春屬木,對應的是肝,原來就肝火過旺、肝氣太亢的,春天就會表現出一股莫名的煩躁、易怒,這時正好清除肝火,把握時機治療;反之,如平日膽小怕事,優柔寡斷,就可順著春天的這股氣,多吃一點辣味,補一點血,滋補肝氣,讓其生發,這就是中醫治病,除了看人之外,也結合著天時、地利與環境。
春天萬物以榮,就好比春風又綠江南岸,萬物從枯萎、凋謝的狀態又回到綠色的盎然,人是容光煥發,動物也是生氣勃勃。人體從汗毛孔開放,人的臉也舒展,氣血從內臟、腸胃向四肢、頭面奔湧。冬天要吃高蛋白、高脂肪,有營養的東西,到春天時累積的氣血能量就往表皮走,厚外套已經穿不住了,不只是氣溫變了,內在氣血也變了,人本能地從收斂閉藏狀態向外開放了。
春日發陳之後,作息要夜臥早起,相對於冬天必待日光的晚起不同。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春天不要熬夜,要早早起來工作,不會累,效率也高,品質好。
春日廣步於庭,被髮緩形,就是在空曠的地方悠然地邁著大步行走,頭髮散開,自由地披在身上,心思與心情自由放飛。初春是剛開始萌芽狀態,還沒到激烈運動的時候,穩穩地在院子裡散步,不必到曠野激烈地奔跑。被髮緩形實際上是形容一種心情,一種無拘無束的感覺。唯有寬袍大袖,心情自在,人體的生機生氣才能發出來,氣血才會流通。
冬日大地冰霜,意志可能很消沉,但春天,心情可能會蠢蠢欲動想做點什麼事情,這就是「以使志生」,過去的是記憶,未來的是志向,依據過去的經驗與記憶,讓自己想要做點什麼,也是一種發陳的表現。
春日生而勿殺,不能殺生、殺戮,要殺最好等到秋天,叫做秋後問斬。春天可多吃些綠色蔬菜,因為青綠色是生機蓬勃的,尤其是發芽的東西,如豆芽、麥芽、香椿芽、春筍,因為發芽的東西是最富於生命力的,具有春季的生發之性,可以將冬天過剩的多餘營養消化掉。
春日予而勿奪、賞而勿罰,行為上要給、要賞,不要剋扣、懲罰,即使有過錯,也留著以後再說,不要違反天地之情。注意了以上的事項,就是順應春氣,是真正的養生之道,如果不這樣做,就會傷害到木的系統,如肝、膽、筋、眼睛、指甲等,肝屬木,就是「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就是沒有了春的生發,夏日也熱不起來,一系列的病症都會跑出來,人的能量氣血也不夠了,稱為「奉長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