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辭典】豐富的植物槌染世界

文/耿豫仙

植物槌染是一種使用大自然顏料直接上色的技法,定色效果可長達一年以上,甚至更久,與早期原住民使用苧麻編織成漁網,再使用薯榔的汁液浸泡染色,增加韌性,防止海水侵蝕,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在地球暖化日益加劇,植物生長期也已開始混亂,植物染的研究會更加困難。

根據原織創意公司研究,可使用染色的植物有上百種,但南、北部的植物不同,也還有些植物還沒實驗過。什麼樣的植物不能用,答案是「陰性植物」,生長在樹蔭下的植物,如酢漿草。雖然植物表面是綠色,槌出來是綠色,但遇光會快速氧化,並不著色,所以這種植物不適合植物染。

兩種汁液相混的做法,得出不一樣的顏色,也讓植物槌染變成一門豐富有趣的學問,如檳榔與荖葉的汁液混合調色,染液就是橘色。此外,新嫩葉的顏色也有著色強弱之分。

植物染面臨冬季植物休眠與地球暖化的速度的問題,會造成沒有植物可染,或原本植物生長的季節改變的問題。如何「保鮮」讓四季都有植物可染,會是植物染的一大挑戰。◇

延伸閱讀
原民自治無土地權 立委批空談
2015年04月13日 | 9年前
暖化致極端氣候 梅雨變晚變少
2015年03月31日 | 9年前
失散11年 原民兄弟燈會重逢
2015年03月09日 | 9年前
降雨量續偏低 全台缺水壓力增
2015年03月04日 | 9年前
桃原民女多於男 成社區重要支柱
2015年03月08日 | 9年前
水墨畫展-「墨韻原緣」
2015年03月01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