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台灣 看見大陸
《紐約時報》23日發表中國知名媒體人笑蜀的文章〈看見台灣,看見大陸〉。笑蜀曾因聲援許志永等16位新公民運動的參與者而遭到綁架,他於許志永被正式起訴之日(13日)寫下這篇《看見台灣》觀後感,並說明他認同新公民運動的原因。
據新唐人電視台報導,笑蜀在文章中說,他和一位台灣朋友前往觀看全台首部航拍紀錄片《看見台灣》,朋友對影片中所呈現的台灣環境汙染等社會問題發出感慨,笑蜀則向朋友指出,在中共統治下的中國,根本無法拍攝這種真實記錄中國社會問題的影片。
笑蜀指出,《看見台灣》一問世就在台灣引爆劇烈的輿論龍捲風,迫使台灣政府一再地道歉與承諾改進;而中國是「有問題但更有辦法」,所以不怕曝光。他認為,社會問題、社會危機,一定都伴隨社會抗爭,有爭才有變,這本來是社會演進的一般規律。但這似乎不適合中國,中國簡直就是規律的黑洞,抗爭跟汙染的等級完全不對等,以致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也就難以逼迫現狀改變,反而壓低道德的底線和公眾的承受底線。
中國危機在於社會潰敗
文章說,鼓勵抗爭的浩然正氣固然重要,但創造抗爭的社會基礎更重要。必須坦率地承認,當下中國不只政治腐敗,更大的危機,是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強調的社會潰敗。潰敗的社會不可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在笑蜀看來,中國60多年來最大的損失,在於中華正統文化被徹底切斷,屬於流氓無產階級性質的流寇主義、痞子主義、民粹主義、鬥爭哲學等,毒化了民族的文化基因;以及整個民間社會被連根拔掉,公權力窒息、扼殺了社會,中國「反社會」的社會主義對社會嚴防死守,恐懼一切社會組織與一切自由的交流。
自治為台灣社會帶來安詳
文章說,台灣有憲政體制問題、有司法體制等,這樣那樣的問題,經濟更是十多年走不出低谷,但台灣依然安詳、從容,在於台灣有個好社會,祕訣在於自治,地方、社區、大學等是自治的,甚至政府許多職能也讓渡給社會。
「這反映台灣鮮為人道的一個特點:台灣的民主沒我們想像的那麼好,但台灣的自由比我們想像的要好。政府該退出的領域,統統退了出去,甚至比法定的退得還多。但政府退出後,社會沒亂,反而越來越好。幾乎每個來台灣的中國人,都能感受到社會的井然有序;社會基礎設施的完善、體貼;最重要的是,社會自我調節功能極其強悍。所以台灣不怕有問題。所有社會問題都不難及時發現,進而集中全社會的力量,最大限度解決。」
對比台灣,他指出中國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社會,為了保衛政權不惜糟蹋社會,政府重心只在統治不在治理,社會問題也就徹底失控,逼近社會的承受極限。
笑蜀說,這也是他認同新公民運動的原因,在他看來,新公民運動代表一種價值、一種希望,必須守護。不因鎮壓而潰散,而是開始新的集結,抗爭才會持續;唯有持續的抗爭,才會讓鎮壓失效,也才會給公權力勘定不可踰越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