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稍回穩 亞銀:氣候變遷威脅仍在

亞洲糧價回穩,但氣候變遷加劇,糧價仍有不穩定因素。圖為泰國農人正在收割稻米。(AFP)
亞洲糧價回穩,但氣候變遷加劇,糧價仍有不穩定因素。圖為泰國農人正在收割稻米。(AFP)

【記者黃捷瑄/綜合編譯】

亞洲開發銀行(ADB)研究單位發表的報告警告,儘管2013年稻米的價格下跌了10%,未來價格還可能下降,表示幾年內糧價穩定。但亞洲不應該掉以輕心,氣候變遷的威脅正在增加,糧價仍有不穩定因素。

這份報告名為〈亞洲的食品安全挑戰〉,由亞洲開發銀行的獨立評估部門研究了2007年至2012年的糧食危機,內容提到投入小麥及稻米生產的投資停滯不前,以及氣候變遷對糧食安全的影響。

由於病蟲害、乾旱、經濟限制,大部分亞洲農民的收成仍然很少達到潛在產量的80%以上。但利用現有的技術、水資源,4大作物的產量還是有增加的空間。稻米、小麥、玉米等基本糧食的價格在2006、2008年飆漲,到2012年中稻米價格最高;直到2013年初期才回跌約10%。

氣候變遷威脅最大

除了政府單位的政策因素外,氣候變遷將是未來幾年最大的威脅。湯瑪斯說:「氣候變遷也可能證明是未來10至20年間對糧食安全的最大威脅,事實上,它已對亞洲造成可預測的不利效應。」

媒體稍早報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跨國專家小組即將在2014年3月發表的報告,內容也提到,地球暖化對部分處於北半球的農作物生長會有一些好處。但從全球看,氣溫升高將使農作物以每10年減產2%的水準下降。

同時,未來人口將以每10年14%的趨勢增加。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6億,如今是72億。科學家說在許多發展中國家,人們要花更多錢才能豐富自己的飯桌。

亞洲面臨供需挑戰

ADB的另一名研究者布魯貝克(Andrew Brubaker)提到了亞洲面臨的供需挑戰。他說:「在供給方面是過度開發自然資源,包括水資源日益短缺,以及氣候變遷越來越顯著的影響。需求方面,亞洲越來越都市化、繁榮,促使食物需求越來越多元。」

解決的方法在於持續投資農業,並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研究顯示,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影響比乾旱、水災更劇烈。布魯貝克說:「接受氣候變遷的措施顯得日益重要,也是長期確保國家及地區食品安全的方法,但首先要從農業體系、農村社區開始。」

亞洲的飢餓人口占全球的67%,相當於5億5,200萬人,且仍有9億亞洲人每天生活費不到1.25美元。報告警告,糧價動盪不僅威脅亞洲扶貧工作的推展,也可能加劇區內貧富差異的擴大。◇

延伸閱讀
七種易引發食物中毒的常見食品
2015年05月07日 | 9年前
蔡英文訪義美 盼助把關食安
2015年05月06日 | 9年前
海水升2℃ 香港機場恐被淹沒
2015年04月22日 | 9年前
食安拉警報 聯合國籲全民行動
2015年04月01日 | 9年前
出口食品99%以上合格讓人啼笑皆非
2015年03月29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