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才子:文字始祖話倉頡

倉頡造字文明始,澤披華夏奠福祉。(石方行/攝影)
倉頡造字文明始,澤披華夏奠福祉。(石方行/攝影)

文/石方行

在上古時代,傳說中盤古開天闢地,女媧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伏羲創造出八卦。到了炎、黃時期,中華開始真正走入了文明時期。黃帝正妃嫘祖發明了採桑養蠶,並用蠶絲紡線織布的方法;黃帝在能工巧匠的幫助下,創製了冠冕、舟船、宮室、灶、律、歷、天文等等,用上天派下來的九天玄女所賜的《陰符經》治理國家,又製造了琴、鐘之類的樂器,規定了仁義、慈孝等道德規範,使國力日漸強盛,百姓安居樂業。   

在這個重要階段中,黃帝看到原本人們所用的結繩方法來記事,就覺得很不方便而且容易造成混亂。於是讓史官倉頡負責造字。在流傳下來各種版本的有關倉頡造字的傳說,有一個是這樣的:   

有一天,倉頡正在思索之時,只見天上飛來一隻鳳凰,嘴裡叼著的一件東西掉了下來,正好掉在倉頡面前,倉頡拾起來,看到上面有一個蹄印,可倉頡辨認不出是什麼野獸的蹄印,就問正巧走來的一個獵人。獵人看了看說:「這是貔貅的蹄印,與別的獸類的蹄印不一樣。」

倉頡聽了獵人的話很受啟發。他想,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特徵,如能抓住事物特徵,畫出圖像,大家都能認識,這不就是字嗎?從此,倉頡便仔細觀察各種事物的特徵,譬如日、月、星、雲、山、河、湖、海,以及各種飛禽走獸、應用器物,並按其特徵,畫出圖形,造出許多象形字來。這樣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倉頡造的字也就多了。

當倉頡掌握了造字「技巧」之後,所造的字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在其中據說倉頡也有些驕傲,造字工程,開始出現錯漏。對於這種驕傲與錯漏,中華的始祖——黃帝處理的很是智慧:他沒有直接責怪他。而是讓一位歲數最大的老人用一種「柔」的辦法,讓倉頡意識到自己的錯謬。   

老人獨自找到倉頡,等到倉頡等周圍來學字的人都散去之後,老人客氣的讓他指點「迷津」:「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 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還有:『寸身』為矮;『委矢為射。但是你卻教大家,把『寸身』念為射,把『委矢』讀成矮。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   

倉頡一聽頓覺自己粗心大意導致了重大疏漏,當即表示懺悔,並在以後的造字過程中小心翼翼。這正是:倉頡造字文明始,澤披華夏奠福祉。雖歷塵世諸般變 ,漢字風流盡展時!──轉自「正見網」◇

延伸閱讀
倉頡造字的故事
2014年02月13日 | 10年前
漫談書法藝術
2011年12月30日 | 1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