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因素」正在改變國際社會(上)

⊙何清漣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政府總是擔心國家不夠強大,希望迅速提升本國的國際影響力。其實,「中國因素」已經開始改變國際社會,只不過中國政府不願提及這種改變。7月8日,美國證監會重提美國的五大會計事務所中國分支機構涉嫌財務欺詐案,此事再度提醒世界,「中國因素」對國際社會的滲透,不僅僅是「中國製造」等廉價商品帶來的問題,中國企業(人)的行為方式、中國式腐敗的蔓延、做假與欺詐的擴散,正迫使一些國家修改容易被中國人鑽空子的原有制度和規則。

美國面對「中國因素」的無奈

美國普華永道、畢馬威、安永、德勤、BDO等五大會計事務所自2001年進入中國,直到2012年因其中國業務涉嫌財務欺詐被美國證監會起訴。有關該事件始末,我在「信譽:『五大』在中國淘金的質押品」一文中曾做過評述,指出它們淘金得益於自身多年積累的職業信譽,但在得到大量中國業務時,卻不得不質押其職業信譽。中國政府以法規形式賜予「五大」補充審計特許權,其目的就是讓「五大」為中國企業做信譽背書,這種背書為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打開了通道,卻讓「五大」集體捲入明顯違反職業道德的財務欺詐漩渦。

更諷刺的是,「五大」拒絕向美國監管者提供相關的審計資料,使美國證監會對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的欺詐調查無法順利進行,而「五大」所持的理由居然是「中國的法律禁止將審計報告提供給他國」。對於「五大」來說,若提供這些資料,可能會證實自己的財務欺詐行為,不如用中國法律做擋箭牌。但對美國來說,美國股市的司法規則卻被中國的「法律」改變了,美國投資者因購買中國在美上市公司的股票而蒙受巨額損失,但涉嫌欺詐的中國公司一溜了之,躲過了懲處。

美國深感無奈的當然不止這一件事。近年來,不少美國大公司因觸犯美國〈反海外賄賂法〉而受懲罰,其賄賂行為有不少就發生於他們與中國國企的商業來往中,沃爾瑪、阿爾卡特—朗訊、IBM、德普等都曾捲入涉華商業賄賂案件。向中國官員與國企行賄的,當然不只美國跨國公司,西門子、力拓等也曾捲入類似醜聞。以柏林為基地的反腐敗組織「透明國際」2011年11月公布報告,總部位於中國的公司進行賄賂的頻率,遠遠高於幾乎任何其他地方的公司。在透明國際調查的28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的賄賂頻率僅比俄羅斯略好,列倒數第二。

中國還改變了美國高科技公司的行為模式。這些高科技公司在美國都大力鼓吹互聯網促進訊息革命與新聞自由,但在中國,他們卻不得不按照政府要求,過濾訊息並控制網上言論。思科等高科技公司甚至還幫助中國政府建造金盾工程,促生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監控系統。

美國對「中國因素」的無奈表現在:既希望經濟上獲益,又厭惡與這些好處一併產生的負面影響。但在相關的利益遊說之下,往往修正並調整遊戲規則遷就中國。◇

延伸閱讀
中共黑手伸入 復刻香港模式
2012年12月30日 | 1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