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運河百年水路 初冬遊河讓人驚艷

台南安平初冬的夕陽~柔和漂亮。(攝影/廖儷芬)
台南安平初冬的夕陽~柔和漂亮。(攝影/廖儷芬)

【記者廖儷芬/台南報導】

11月22日初冬的台南,下午五點的運河邊沒那麼熱了,風從水面吹上來剛剛好。一行人走上遊河的船,大家的心情像是要去散步,只是這次走的不是路,是水面。
船從安平的碼頭輕輕退開,水被劃出一道亮線。夕陽在後面,把水面染成金黃,岸邊的房子也跟著變成暖色。一上船就坐下來先慢慢看光線。沒有誰特別吵鬧,大家像默契般同時把手機準備好。
專業導覽員站在最前面,是個聲音穩定又親切的人。她先提醒大家要坐穩,再說:「等一下過橋的時候,如果橋比較低,大家記得稍微低頭一下。」語氣像是在帶熟客,聽起來很自然。

一上船就坐下來先慢慢看光線,沒有誰特別吵鬧,大家像默契般同時把手機準備好。一上船就坐下來先慢慢看光線,沒有誰特別吵鬧,大家像默契般同時把手機準備好。(攝影/廖儷芬)
船輕輕前行,水被劃出一道亮線。船輕輕前行,水被劃出一道亮線。(攝影/廖儷芬)
11月22日初冬的台南,下午五點的運河邊沒那麼熱了,風從水面吹上來剛剛好。11月22日初冬的台南,下午五點的運河邊沒那麼熱了,風從水面吹上來剛剛好。(攝影/廖儷芬)

沿岸的建築與味道 導覽員一句一句帶出來

船慢慢前進,河面比想像中平。導覽員指著右岸:「你們看到那間老宅修得很漂亮,那後面就是在地人很愛的牛肉店,下午這時段遊客就準備排隊了。」
有人聽到牛肉湯店,忍不住笑了一聲,互相說下次要來吃。船上的氣氛因為一句簡單的介紹變得更輕鬆。
再往前,左岸出現一間布丁店的招牌。導覽員說:「那家布丁是台南很多家庭冰箱會放的品牌,早期就是從運河邊這一帶做起來的。」
大家的手機又一次同時舉起。
河道旁出現紅樹林,枝條伸向水面。這段光線剛好,紅樹林的影子映在水裡像畫過一筆的深綠。「這裡以前紅樹林更多,後來整治後留下幾區。現在有海鳥會在這邊停腳,等等有機會看到。」導覽員邊說邊望向水面。
恰好白鷺鷥從岸邊飛起,像是配合講解似的。前排的遊客小聲地「哇」了一聲,然後趕緊追著拍。

導覽員指著右岸:「你們看到那間老宅修得很漂亮,那後面就是在地人很愛的牛肉店,下午這時段遊客就準備排隊了。」導覽員指著右岸:「你們看到那間老宅修得很漂亮,那後面就是在地人很愛的牛肉店,下午這時段遊客就準備排隊了。」(攝影/廖儷芬)
入夜後,運河旁的店家呈現不同光線,讓照片更好拍了。入夜後,運河旁的店家呈現不同光線,讓照片更好拍了。(攝影/廖儷芬)
恰好白鷺鷥從岸邊飛起,像是配合講解似的。前排的遊客小聲地「哇」了一聲,然後趕緊追著拍。恰好白鷺鷥從岸邊飛起,像是配合講解似的。前排的遊客小聲地「哇」了一聲,然後趕緊追著拍。(攝影/廖儷芬)
這段光線剛好,紅樹林的影子映在水裡像畫過一筆的深綠。這段光線剛好,紅樹林的影子映在水裡像畫過一筆的深綠。(攝影/廖儷芬)


穿過橋 就像穿過一段段的台南歷史

船開始接近第一座橋。夕陽從橋下灑進來,光像被切成一條條。導覽員說:「這座是安億橋,是近年整修過的橋,很多遊河的照片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船鑽進橋底時,大家自然地抬頭看。橋下的回音讓水聲更清楚,有小孩忍不住伸手比了比橋的高度。導覽員跟著說,台南運河明年就百歲了哦!
接著是望月橋。導覽員提醒:「這座橋比較低,大家注意一下。」
船低低地穿過,橋底的影子剛好沿著船滑過。望月橋的線條簡單,日落時卻最有味道。過橋後,夕陽像是突然換到另一個場景,光線變得更深。
臨安橋則像城市的入口。導覽員說:「這座橋白天不特別,晚上燈全部亮起來就很漂亮。以前附近只有民宅,現在新大樓多起來,這一段也變成大家散步路線的起點。」
船從橋下切過時,橋面上剛好有路人停下來看船,雙方對望的那一刻,有種在城市裡打招呼的感覺。

沿岸熱情的民眾,跟船上遊客揮手互動。沿岸熱情的民眾,跟船上遊客揮手互動。(攝影/廖儷芬)
導覽員說:「這座是安億橋,是近年整修過的橋,很多遊河的照片都是從這裡開始的。」導覽員說:「這座是安億橋,是近年整修過的橋,很多遊河的照片都是從這裡開始的。」(攝影/廖儷芬)
望月橋,導覽員提醒:「這座橋比較低,大家注意一下。」望月橋,導覽員提醒:「這座橋比較低,大家注意一下。」(攝影/廖儷芬)
船低低地穿過,橋底的影子剛好沿著船滑過。船低低地穿過,橋底的影子剛好沿著船滑過。(攝影/廖儷芬)
11中華西路的臨安橋(攝影/廖儷芬)

白鷺鷥跟著來了 像在陪船走完黃昏

一群白鷺鷥不知道從哪裡飛起來,從船的右側掠過,跟在船尾飛一段又拉高。
有人說:「牠們怎麼知道我們在這裡?」
導覽員笑著回:「白鷺鷥最會選時間,這時候水面有光、風向剛好,牠們常常會跟著船散步。」
有兩隻甚至落在後方的引擎蓋附近,穩穩站著。船上的人一陣小騷動,大家又拍又錄,但不吵,就是那種安靜的興奮。
運河兩側的燈開始亮起,一盞一盞落在水面上,像被風吹動的小光點。城市的影子被拉長,倒映在水裡,船走過去就被切成碎片。越晚越美,這不是形容,是畫面真的這樣變出來的。

導覽員笑著回:「白鷺鷥最會選時間,這時候水面有光、風向剛好,牠們常常會跟著船散步。」導覽員笑著回:「白鷺鷥最會選時間,這時候水面有光、風向剛好,牠們常常會跟著船散步。」(攝影/廖儷芬)
越晚越美,這不是形容,是畫面真的這樣變出來的。越晚越美,這不是形容,是畫面真的這樣變出來的。(攝影/廖儷芬)
紅綠燈的倒影也很吸睛。紅綠燈的倒影也很吸睛。(攝影/廖儷芬)

最後一段是最安靜的一段 也是最捨不得的一段

導覽員接著介紹岸邊的廟宇:「那座廟是附近居民很倚靠的信仰中心,新年間這一帶的船、攤販、禮炮都會往這裡聚。」
他說這些時,語氣很平,像是在講自己的家鄉。
再往前一些是高樓住宅。導覽員補一句:「這些都是近十年的新建物,白天不起眼,黃昏時全部都變成輪廓,運河也因為它們變得現代了一點。」
旅客們望著那排建築,沒有人覺得突兀。這條水路就是把新舊自然地放在一起。
船準備返航。風開始變涼,但不刺。大家似乎捨不得放下手機,也捨不得把眼睛從水面移開。
有人輕聲說:「五點來真的對了。」
有人點頭。
那不是熱門景點的熱鬧,而是一種很台南的安靜:
水流慢、光線慢,連城市的聲音都慢。

以前附近只有民宅,現在新大樓多起來。以前附近只有民宅,現在新大樓多起來。(攝影/廖儷芬)
運河旁的廟宇,明亮的像剛被雨水洗過一般。運河旁的廟宇,明亮的像剛被雨水洗過一般。(攝影/廖儷芬)
旅人還可以包船遊運河,船上會有音樂演奏,增添浪漫氣氛。旅人還可以包船遊運河,船上會有音樂演奏,增添浪漫氣氛。(攝影/廖儷芬)
船準備返航,風開始變涼,但不刺。大家似乎捨不得放下手機,也捨不得把眼睛從水面移開。船準備返航,風開始變涼,但不刺。大家似乎捨不得放下手機,也捨不得把眼睛從水面移開。(攝影/廖儷芬)

回程時,天已全暗,但心情很亮

船回到碼頭時,整個運河邊已經是夜色。燈光把岸邊照出暖意,水面反光像碎掉的金屬片。旅客們慢慢下船,腳踏回地面前還回頭望了一眼。
初冬的傍晚不冷不熱,白鷺鷥在旁邊飛,導覽員把沿路的故事講得剛好。
沒有刻意,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風景,就是一段讓人自然放慢的台南運河。
走上岸時,你會發現:
這趟船程不是看風景,是把自己交給風景帶著走了一段。

幸運的遇上廟宇施放煙火,讓運河的色彩更出色。幸運的遇上廟宇施放煙火,讓運河的色彩更出色。(攝影/廖儷芬)
初冬的傍晚不冷不熱,白鷺鷥在旁邊飛,導覽員把沿路的故事講得剛好。初冬的傍晚不冷不熱,白鷺鷥在旁邊飛,導覽員把沿路的故事講得剛好。(廖儷芬提供)
沒有刻意,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風景,就是一段讓人自然放慢的台南運河。沒有刻意,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風景,就是一段讓人自然放慢的台南運河。(廖儷芬提供)
走上岸時,你會發現: 這趟船程不是看風景,是把自己交給風景帶著走了一段。走上岸時,你會發現: 這趟船程不是看風景,是把自己交給風景帶著走了一段。(攝影/廖儷芬)
延伸閱讀
月世界3處垃圾山 1人聲押獲准
2025年11月20日 | 6天前
燈籠微光下,神農街夜記
2025年03月21日 | 8個月前
台南鹽鄉的光 一寸一寸慢慢亮
2025年11月07日 | 19天前
南鐵地下化出土清領糖業遺構
2025年10月30日 | 27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