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產業呈三趨勢 文化底蘊塑造台灣茶藝

茶園示意圖。(嘉義縣政府提供/中央社)
茶園示意圖。(嘉義縣政府提供/中央社)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台灣茶聞名國際,據農業部統計,台灣茶產業年出口值約新台幣25億元,農糧署表示,台灣受惠於地理環境、氣候,從北到南都有產茶,也讓台灣茶全球聞名。另有茶專家分享,台灣茶產業已逐漸出現茶飲精緻化、創新大眾化、產業外移三大趨勢。

「2025臺灣國際茶業博覽會」於14至17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1樓盛大登場,本屆以「焙出好茶香,品味新茶韻」為主題,結合傳統焙茶技藝與創新茶文化,展現台灣茶產業兼具技術與文化深度的多元面貌。

農業部農糧署長姚士源致詞時表示,咖啡、茶、農村美酒,都是台灣農業的重要產品。台灣的地理環境、氣候非常好,從北到南都有種植台灣茶。像是北部的文山包種茶、苗栗東方美人茶、南投日月潭紅茶、鹿谷凍頂烏龍茶、嘉義阿里山高山茶,東部也有蜜香紅茶,台灣茶真的是全球聞名。

台灣製茶技術 推動越南茶葉品質提升

另外,越南河內國際茶與咖啡展12至15日於越南展覽中心登場,來自數十國、上百家咖啡與茶公司展出。而台灣茶商為越南帶來製茶技術、人才與管理,推動越南茶葉品質大幅提升。

據中央社報導,河內社會科學與人文大學歷史系博士生蔡宇傑受訪時表示,台灣從日治時期起就開始培育茶葉專業人才,台灣紅茶也走向國際,另在80年代,出口轉內銷,高山烏龍茶崛起。

隨著經濟起飛,蔡宇傑分析,台灣茶產業出現3大趨勢,一是「茶飲精緻化」,也就是透過文化底蘊,台灣茶藝成形,並成為中華茶藝的基礎,最後傳進越南;二是「創新大眾化」,也就是主打年輕世代的泡沫茶飲問世,造就如今龐大的國際珍奶產業。

三為「產業外移」,即當時企業尋求新的產茶基地,到成本較低的越南等國發展茶產業,同時帶入了茶種、技術、設備。

蔡宇傑說,台越互利共生,台灣茶商需要新基地,越南則適逢改革開放。台灣將技術資本帶到越南,協助產業發展、培養製茶人才。

蔡宇傑表示,越南茶商、茶廠對台灣的技術趨之若鶩,有些越南品牌也聘請台灣人擔任製茶技術指導。在越南製茶產業上,仍是台灣的影響力最強,這不僅是台灣文化軟實力的展現,也是台越民間合作的成果。◇

延伸閱讀
池晟新劇飾法官 穿越10年懲治惡人
2025年11月13日 | 15天前
【讀報心得】報紙不老,讀者不離
2025年09月02日 | 2個月前
普發1萬元 11/17起ATM可領現
2025年11月14日 | 14天前
從法庭文件看中共多怕神韻
2025年11月12日 | 16天前
掩飾經濟低迷?陸銀行發放假貸款
2025年11月14日 | 14天前
乾淨世界 道德AI助攻創新教育
2025年11月14日 | 14天前
中國人口老化 「外包兒女」興起
2025年11月13日 | 15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