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第八屆纖創獎 香港熱熔膠創作巧思奪藝術首獎
「台中市第八屆纖維創作獎」獲獎名單揭曉與頒獎,臺灣藝術家范郡琦的羊毛氈濕氈作品《珊瑚幾何形式》和來自香港的黃少思以熱熔膠創作《From Thrive within the Soul》,分別奪下設計類及藝術類首獎,各獲12萬元獎金,本屆總計有48件作品獲獎,在台中纖維博物館展出至115年1月18日。本屆評審團召集人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粘碧華表示,得獎創作者除追求技藝的精進,更能在作品中投入個人情感,體現時代精神,創作出氣韻生動的作品。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臺中市纖維創作獎是全國唯一的「纖維」主題徵
臺中市第8屆纖維創作獎頒獎典禮得獎者大合照。(台中市政府提供)件競賽,是全國纖維藝術領域最具指標性的創作舞臺。今年除了臺灣創作者,亦吸引來自香港、越南等在臺外籍人士,共219件作品參賽,經過兩階段評審過程,有「設計類」及「藝術類」前三名、優選及入選共48件脫穎而出,總獎金68萬元。這些作品融合多元的纖維媒材、技術和工法,展現創作者不斷挑戰自我、積極創新、追求永續生活的態度。
「設計類」首獎為范郡琦《珊瑚幾何形式》從臺灣曾享有「珊瑚王國」美譽為發想,以幾何學探索珊瑚的生長形態,羊毛氈濕氈技法搭配刺繡等巧妙精熟的技藝表現,獲得評審團一致好評。藝術類首獎得主來自香港的黃少思,作品《From Thrive within the Soul》以「菌絲體」與大自然生存的共生模式,隱喻藝術家自身與上帝信仰之間的聯繫,運用「熱熔膠」一根一根地編織成菌絲質感的透明禮服;熱熔膠從零開始創造出的微生物群,如同人類由脆弱、原始,不斷演變至強大。熱熔膠轉為纖維的形態,進而成為藝術表現的載體,特殊性深獲評審肯定。
評審委員黃莉婷表示,本屆有不少創作者從傳統技藝出發,在形式或概念上注入當代思維,有的將不同纖維媒材與創作手法結合,呈現出豐富的層次與細節變化;有些在色彩與結構安排上展現高度的節奏感與張力,讓觀者在視覺流動中感受到創作者的思考與情感。這些創作實驗,讓纖維藝術的表現語彙更加多元,並持續拓展其可能性。
纖博館說明,本屆邀請評審委員「中間研究室」總監郭中元擔任策展人,以「取之於自然,用之餘創造」為策展主軸,關注創作者如何從自然環境中汲取靈感,進而將材質本身所承載的文化脈絡與永續思維,透過工藝創造成為一種有力的敘事工具。「示範交流區」邀請纖維藝術家楊偉林及有「編織女王」之稱的潘怡良設計師參與展出作品,期待與得獎藝術家們對話交流,激發更豐沛的創意靈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