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護大招生打團體戰 推大健康產業教育多元規劃
為了讓學子了解醫護教育,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舉辦醫護領域專業探索與求學導航博覽會。校長吳淑芳表示,新世代的醫護與大健康人才不只要有專業知識、跨域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備人文關懷與同理心,大健康產業不侷限在醫療,也能涉足長照、健身與運動等領域,希望藉此讓更多同學了解醫護工作的價值,看見未來方向。
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近日集結10所相關領域學校,共同舉辦醫護領域專業探索與求學導航博覽會,還有21項互動體驗等活動以吸引學子,讓醫護教育「看得見、摸得到」。博覽會分成展示臨床與長照第一線的醫療暨大健康產業區、提供升學諮詢與學系特色介紹的醫護校院展區,以及北護大各科系,讓學子可以一次了解完整的醫護及大健康產業的教育規劃。
吳淑芳表示,大健康產業除了醫療與長照,還包括運動科學、健康促進等。長照機構、健管中心、健康旅遊等都是建構在「讓人活得更好、生活更健康、生命更有品質」的核心精神。
具有41年護理經歷的臺北榮民總醫院護理部主任沈青青分享,「護理是越做越懂愛的工作,會看到生命的韌性。護理的價值不在於生命的長度,而在於照亮生命的深度。」從中體現出護理工作的核心精神與人文厚度。
技專校院招生專業化總辦公室副執行長李傳房說,未來不會被AI(人工智慧)取代的工作,包含護理、物理治療師、健康照護產業等。她鼓勵同學,透過了解體驗學習找到適性的志業,並期望志趣、性向適合「有溫度、有關懷」的同學從事醫療照護產業。
北護大校友會理事長王志雲提到,機緣中踏進了幼兒教育領域,在實際工作投入中他深深體會,照顧服務工作的深層意義不只是照顧人,而是參與每一個受照顧對象的生命故事,自己也能因此被療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