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長照三方結盟 打造五贏照護新模式

因應超高齡社會,鴻海B事業群總經理姜志雄(左)、祥寶董事長林哲弘(中)、馬偕總院長張文瀚(右)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記者戴德蔓/攝影)
因應超高齡社會,鴻海B事業群總經理姜志雄(左)、祥寶董事長林哲弘(中)、馬偕總院長張文瀚(右)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記者戴德蔓/攝影)

【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

為因應超高齡社會,馬偕紀念醫院3日宣布,將結合鴻海科技的AI穿戴監測技術,落實遠距智慧醫療於長照場域,並選定祥寶長照集團旗下住宿式機構約250位住民率先使用。三方同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要把「醫療×長照×科技」整合為可落地的照護模式。

馬偕紀念醫院表示,近年積極發展智慧醫療與院外照護,這次與鴻海數位健康產業鏈結,把AI生理監測模型推廣進長照機構,透過遠距整合平台,讓院內外健康資料即時互通,再由馬偕遠距醫療中心專責團隊即時分析與回饋,打造「預防勝於治療」的新照護流程。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表示,醫院正積極跨出院區邊界,將智慧醫療延伸至社區與居家照護,推動全人整合性的健康照護計畫。他指出,院內已成立專業團隊,建構全民照護網,團隊成員包括專業監測員與健康管理師,並依科別分工,由心臟科醫師負責數據判讀,若需進行居家訪查,則由家庭醫學科醫師主導,形成完整的跨領域支援網絡。

張文瀚說,現代醫療的理念是不一定要到醫院才能治療,透過結合健康科技產業進行早期監測與介入,可讓長照住民及社區患者更早獲得醫療協助,不僅提升安全,也能降低整體醫療成本與碳排放,形成永續的「五贏」局面。

遠距醫療縮短長照反應時間

他進一步指出,遠距醫療整合平台已能即時連結院內外健康資料,長照機構每日自動上傳住民的健康數據與照護紀錄,馬偕遠距醫療中心再即時分析回饋,使醫療反應時間從過去平均72小時縮短至12小時內,讓入住長照機構的長者也能享有「醫院級」的健康管理品質。

祥寶長照集團董事長林哲弘說,祥寶自1986年天母起家,近40年一路擴展至新北、桃園等地,如今長照床位規模約2千床,「我們要把全國AI智能照護做起來,和鴻海、馬偕結合,把一條龍的照顧服務做好,讓台灣長輩被照顧得更好」。

鴻海科技集團B事業群暨數位健康總經理姜志雄表示,這次合作「以長者為中心、以醫院為主軸、以科技為橋梁」,他提到馬偕博士的精神——「Would 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寧可燃燒殆盡,不願生鏽而壞)」啟發了鴻海的投入方向,並說明團隊每天討論如何用科技在遠端對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心衰竭等真正做到早期偵測與即時通報,「希望拋磚引玉,為『健康台灣』貢獻心力」。

醫照企合作開啟智慧長照

見證簽約的商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建彬表示,這項MOU是國內「醫照企」三方結合的里程碑,亦與日本北海道觀察到的「醫照合作」模式一致,「代表智慧長照新世代的開始」。

新北市政府副祕書長龔雅雯表示,新北市人口逾400萬,其中高齡人口即將突破20%。「這不只是國家課題,更是每一座城市、每一個家庭的挑戰。」她強調,新北將作為AI長照的示範城市,從機構、社區延伸到家庭,「讓長者在哪裡有需求,就能在哪裡獲得溫暖、即時的照護。」◇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唐詩宋詞「忍」之境界賞析
2025年10月28日 | 7天前
美國電價大漲 矛頭直指綠能政策
2025年11月03日 | 23小時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