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金溢價搶三商壽 彭金隆:看「持續經營價值」
玉山金擬併購三商美邦人壽,立委關注以高於帳面價值的「溢價」出手原因。金管會主委彭金隆30日表示,併購溢價關鍵在於「持續經營價值」,而非僅看財報帳面價值。他也強調,三商壽以往的資金缺口不會因過渡措施而消失,未來接手者必須概括承受。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質疑,三商壽RBC長期未達200%法定標準,為何玉山金仍願溢價收購。彭金隆回應,「財報價值」與「持續經營價值」是兩種不同概念,這也是為何市場併購案常有溢價,主因與各方預期不同。
彭金隆以餐廳比喻,若一家餐廳立即清算,其設備食材的變現價值可能有限;但若由經營能力佳的團隊接手,「持續經營價值」可能完全不同。換句話說,若企業具備改善體質與持續經營的能力,長期價值往往更高。
彭金隆指出,儘管金管會已公布保險業接軌 ICS (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過渡措施,但三商壽的資本缺口仍存在,資本適足率(RBC)並未因此「合格」,還是要提出改善資本的承諾,假設未來有人接手,對方也必須概括承受資本缺口。
三商壽併購案程序正當性也遭質疑,有媒體以「摸黑交易」形容。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疑,此案未得標的中信金反而先發布重大訊息,玉山金卻「慢半拍」,金管會監理似乎被當成「路人甲」。
彭金隆指出,金管會對整起併購「全程掌握」,依《金融控股公司法》第26條,股份轉換等重大投資,必須經董事會及股東會決議,並檢附契約書等文件送交金管會。若金融機構有送件不完備或未完成董事會決議之虞,金管會將提出質疑。
至於重大訊息公告時機爭議,彭金隆表示,上市櫃公司與證交所訂有契約,明定51項應發布重訊情境,這涉及公司專業判斷,歸屬公司治理範疇。證交所日前已主動督導,了解事件發展與公告是否合規。
金管會證期局長張振山補充,證交所已在查核中,依照慣例,預計1週內能完成調查並對外說明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