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推十措施 欲解學生心病

專家指出,造成中國學生心理不健康的禍根是中共制度。示意圖。(STR/AFP/Getty Images)
專家指出,造成中國學生心理不健康的禍根是中共制度。示意圖。(STR/AFP/Getty Images)

【記者夏松、駱亞/報導】

中國學生精神障礙總患病率不斷增加,中小學生跳樓自殺的消息密集被爆出。近日,中共教育部印發所謂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十條措施」,不過專家認為,中共被迫推出的十條措施難落實,也難有效果,因為造成學生心理不健康的禍根是中共制度。

10月23日,中共教育部公布「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條措施」。其中提到,減少日常測試頻率,合理設置考試難度,不得以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排名,落實「體育每天2小時」,保障學生充足睡眠時間,嚴禁將手機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等。

教育部的「十條措施」發布後,在中國網路上引發熱議。很多網友在黨媒人民網微博文章下留言砲轟,「每年都喊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只減輕了學生作業負擔有何用,考試的試題難點一點不變,最終坑的還是孩子,家長也跟著焦慮。」

每6孩童就有1人受心理困擾

目前,中國中小學生普遍焦慮症、憂鬱症頻發,出現大量學生厭學、自殺、自殘等現象。〈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調報告〉顯示,在6~16歲在校學生中,精神障礙總患病率为17.5%。這意味著每6個孩子中就有1人正承受心理困擾。留守兒童群體内甚至高達30%。

央視網2025年10月11日報導,最近幾年,寒暑假期和開學後第一個月,各大醫院與青少年有關的心理門診幾乎都一號難求。有的醫院在心理治療部門再開設了「拒絕上學門診」。有學生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他們班就有一半學生不願意上學的厭學症,有好幾個直接休學了。

浙江一名教師在社媒上直言,「自己都覺得學生不憂鬱才怪,考什麼科目都這麼難,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晚,兩眼一睜就是寫作業、挨罵、上體育課、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課。家長老師都覺得不能閒。」

對當局頒布的「十條措施」,北京學者王華向《大紀元》分析,學生表面看起來學習壓力大,是因為整個社會、學校及父母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只關心他們的學習,只看成績,學生們無法真正的發展自身的能力、興趣、愛好,「實際上,來自於國家、來自於獨裁政黨的壓力,傳到家長身上、傳到老師身上,家長老師無形中就把這些壓力傳到學生身上了。這些學生他不可能在這種環境下能夠健康成長。」

王華還表示,上面雖然說是不排名,但是內部還是會搞排名。「因為這個社會制度決定了用人制度,用人制度決定了考試制度和選拔制度。」因此他認為,「十條措施」難落實難有效。

台灣的心理醫師黃千峰也向《大紀元》強調,「教育扭曲成排名與分數,導致教育目標功利化,缺乏人文關懷導致焦慮、憂鬱、自殺事件頻發,但這時學校往往掩蓋問題,以『維穩』為優先,惡性循環。」

學者:中共的教育抹殺人性

在〈中國兒童自殺報告〉中指出,中國兒童自殺率世界第一,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2個人死於自殺,還有8個自殺未遂。中國網路上也頻繁傳出學生自殺消息。

中國律師陳峰(化名)向《大紀元》表示,中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根子上是中共的洗腦教育造成的。「因為它泯滅了人的天性。青少年兒童,他們天性是活潑好動,是喜歡探索的,而偏偏中共的這種無神論的洗腦教育,抹殺了人的天性,從小就讓人像在一個模具裡面生長一樣,最後達到一個思想統一。」

「所以別說是青少年,成年人思想變態的也很多,不健康的也很多,根子上都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造成的。」陳峰認為,如果中共不倒台,中共這個教育再改還是一種洗腦教育、還是抹殺人性的教育。

黃千峰認為,這是整個社會環境的問題,孩子表現出的問題常常反映家庭結構的問題,而家庭的壓力其實又反映出了社會的狀態,「中共體制下透過黨文化的假惡鬥破壞了傳統文化中的良善與道德品質,讓人人互相防備,處於強大危機感中,必須要從文化上覺醒,要從根本上回歸到敬天重德的傳統文化才是解方。」◇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

延伸閱讀
台灣紅茶獲頒英國大賽至尊大獎
2025年10月28日 | 4天前
台歐合作護海纜 林佳龍拋倡議
2025年10月28日 | 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