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代同堂回歸 家人同住該注意什麼?
自古以來,人類家庭就是以數代同堂的方式生活著。而這種現象最近有明顯上升的趨勢,特別是退休族。由於居住成本上升、壽命延長、社會風俗變遷,有許多人,例如不請自來的「銀髮賴居者」(silver squatters),選擇與他們的成年子女同住。
自2024年起,美國這種祖父母、父母與小孩同住一屋的生活模式,達到了十年來新高。此外,根據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的報告,最近一年的購屋者中,有17%是數代同堂的家庭。
雖然這種安排在親情與財務上有利,但也承受了一些難處,應該加以考慮。在本文中,我們探討了數代同堂生活的優、缺點和實際的顧慮。
數代同堂 為何回歸?
這種回復傳統生活模式的轉變,受到了幾個現代因素所驅使,包括:
◎ 財務壓力
對於收入固定的退休者來說,居住支出、房產稅,以及房舍維護費可能會透支。但若年邁的父母搬去和家人同住,就可省下一大筆錢。
◎ 壽命延長
人們越長壽,往後生活需要照護的就越多,這使得家人的支援成為吸引人的特點。
◎ 幫忙照顧孫子
對於雙薪家庭來說,與長輩同住是一個大家都能受益的方式,因為祖父母可以幫忙照顧小孩,而且子女也可以協助年邁的父母。在美國,約有三成的成年人與長輩同住,他們說是為了更方便照顧家人才住在一起的。這些人中,有25%的人表示,他們是因為要照顧長輩,12%則是需要長輩幫忙照顧孩童。
◎ 延續文化傳承
數代同堂的好處是,年輕一代可以直接跟長輩學習,如此延續了文化傳統、語言和價值觀。
◎ 安全可靠的環境
遇到緊急情況時,家中有人就能立即提供協助。COVID-19疫情就是明證,家人同住讓一個家庭能夠將隔離的傷害降到最低,並且在需要的時刻相互多重支援。
數代同堂的好處
如果處理得當,跨世代共同生活對大家都有好處。
◎ 減輕財務負擔
有了資源共享,退休者與他們的子女得以降低生活成本。水電費、食品雜貨、房屋維護等都可由大家分攤,每人都能省到錢。
◎ 彼此支援
家人同住讓互相幫助更容易。長者在日常家務或交通方面得以獲得家人幫助,而年輕的家庭成員則能受益於長者協助,看護兒童或幫忙家事。
◎ 更緊密的家庭關係
有了更多時間相處,家庭關係可以更加緊密。長輩可以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與教訓,讓孫子輩得以更深入的熟悉家族歷史。
◎ 減少寂寞
老年人的一些健康問題多少與寂寞有關,包括:高血壓、心臟病、肥胖、免疫力降低、焦慮、憂鬱、認知能力下降、阿茲海默症,甚至死亡。然而在跨代同堂的生活中,老人能保有日常互動、生活目標以及得到情緒安慰,因而能降低寂寞。
◎ 分享技能
年輕一代可以給長輩在探索現代生活上,提供技術支援與新視界,而長輩則可以分享他們的智慧和實用的生活技能。
數代同堂的缺點
雖然數代同堂有其好處,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因此,考量實際狀況是很重要的。
◎ 失去隱私
同住通常等同捨棄個人空間。習慣獨居的退休者可能難以調適。
◎ 潛在衝突
一個家庭裡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教養方式和做家事的習慣都可能導致關係緊繃。如果沒有加以處理,可能一個噪音、清潔習慣,或是時程的安排等小紛歧都可能發生。
◎ 關係緊張
當彼此沒有尊重個人界限,同住有時候反而會導致家人間的疏離。
◎ 角色混淆
退休的父母時常會越俎代庖幫孫子做決定,或是成年子女照顧父母過頭了,因而被父母抱怨。
◎ 財務不清
當付出不平均或大家分擔的費用不明朗時,金錢問題可能就會變得複雜。
原文: Intergenerational Living: Why Some Retirees Are Moving in With Their Kids刊登於Due網站,授權《大紀元時報》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