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下永恆之火 紐約水火共存奇觀
                美國紐約州西部的切斯納特嶺公園(Chestnut Ridge Park)深處,藏著罕見自然奇觀「永恆火焰瀑布」(Eternal Flame Falls)。位於瀑布水流後方的小石窟內,一團約20公分高的火焰日夜燃燒,形成極為罕見的「水火共存」景象。
這個奇觀不僅為當地增添神祕色彩,背後的科學成因,至今仍為未解之謎。大眾科學網站「Live Science」日前刊文表示,這條瀑布約9公尺高,由兩層組成。在底部基岩的一處小型石窟內,一縷橙色火焰在水氣環繞下穩定跳動。
瀑布周邊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臭雞蛋味」。這是因為瀑布周圍的地表裂縫釋放天然氣,含硫化氫、甲烷等氣體。
火焰之所以長期燃燒,是因為它所在的小石窟。這個洞穴結構將火焰與瀑布的水花、強風隔離,為天然氣提供穩定燃燒條件。不過,這團火並非真的「永不熄滅」,強風或水流衝擊仍會將它撲滅。許多徒步者知道這一點,隨身攜帶打火機將它重新點燃。
這團「永恆之火」的燃料,來自地球深處古老的岩石層。
瀑布底部的岩石是頁岩。科學家認為,這些頁岩可追溯到距今約4.19億~3.59億年前的泥盆紀。期間,大量微生物遺骸被埋藏於地底下約400公尺深的頁岩層(即漢諾威頁岩)中。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有機物分解產生以甲烷為主的天然氣。
科學家發現,永恆火焰瀑布的天然氣構成極為特殊,其中乙烷和丙烷的濃度異常高,與世界上其他天然氣滲漏點有顯著區別。
根據傳統地質學理論,頁岩需要達到極高的溫度(約100°C)才能將有機物分解成天然氣。然而,永恆火焰瀑布底下的頁岩溫度相對較低。部分研究人員推測,該區可能存在未知的地質機制或催化劑,能夠在較低溫度下持續產生燃料,這為地質學界留下耐人尋味的科學謎團。
永恆火焰瀑布的流量高度依賴降雨和融雪,它的景觀會隨季節變化。早春時節是遊覽的最佳時間。此時融雪水流充足,瀑布傾瀉而下,火焰在水霧的漫射下會產生朦朧、超凡脫俗的光芒。
到了夏季和秋季,瀑布水量可能會大幅減少甚至乾涸;而冬季,雖然周圍會結冰,但火焰的熱量會保持石窟周圍無冰,創造另一種冰火兩重天奇景。
永恆火焰瀑布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也是一堂生動的地質學課。它提醒著人們,在大自然的角落裡,總有著遠超想像的驚奇和未解的祕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