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舞大賽展失傳絕技 50選手入圍決賽

2025年9月13日,第十一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複賽在美國紐約州SugarLoaf表演藝術中心舉行。最終共有50位選手成功入圍決賽。(記者戴兵/攝影)
2025年9月13日,第十一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複賽在美國紐約州SugarLoaf表演藝術中心舉行。最終共有50位選手成功入圍決賽。(記者戴兵/攝影)

【記者林南/紐約報導】

9月13日,第十一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迎來複賽階段。73位選手傾情投入,舞姿或舒展優雅,或氣勢磅礴,身韻綿延流轉,動靜之間精采紛呈,舞台之上處處扣人心弦,餘韻悠長。

經過一輪激烈角逐,少年男子組、少年女子組、青年男子組以及青年女子組,共有50位選手成功晉級決賽。

從豪放飄逸的詩仙李白,到沉鬱深邃的詩聖杜甫;從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到志在千里、雄才大略的曹操;從盡忠報國的岳飛,到代父從軍的花木蘭,再到劍膽琴心的王昭君…。一幕幕中國歷史人物與經典故事在舞台上鮮活再現,選手們以神領形,以形傳神,生動詮釋了中華文化深厚的精神內涵。

與此同時,在舞台上再現的,還有中國古典舞中失傳已久的「身帶手、胯帶腿」技法,這個技法也是本次大賽考核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多位選手在受訪中表示,「身帶手、胯帶腿」不僅使舞姿更加流暢、自然,更能幫助自己將內在情感與訊息真切的傳達給觀眾。

再現身帶手、胯帶腿失傳技法

在中國古典舞的藝術體系中,「身帶手、胯帶腿」被視為正統中國古典舞身法的最高境界。這項技法由神韻藝術總監D.F.先生傳出,是中國古典舞中早已失傳的珍貴精華,如今已成為許多舞蹈演員不斷研究與實踐的核心技法。

青年男子組複賽選手張一元表示,透過「身帶手、胯帶腿」這個技法,能讓舞蹈更顯大氣,展現舞蹈的意義。

他解釋道:「『身帶手、胯帶腿』,如果從整體動作來看,它能讓舞姿看起來更長、更流暢,也更自然。當觀眾看到身體的帶動而非單一肢體的移動時,會感受到更強烈的表現力與流暢感。」

「這種技法讓舞蹈演員能更清楚的傳達訊息,向觀眾展現情感與思想。這也正是舞蹈的意義所在。」張一元說。

複賽選手林妤蓁分享道,這次大賽令她感受到更深層的震撼。「每個階段觀看『身帶手、胯帶腿』的表現,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越發感覺到其力量的集中。」

她說,中國古典舞是一種能夠具體呈現並詮釋精神內涵的藝術形式,可以展現古人所推崇的「溫、良、恭、儉、讓」美德,真正跳出身韻,才能觸動人心。

觀眾感動落淚:被洗淨的感覺

本次大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不少觀眾在觀賞後表示深受感動。IT分析師Sean Yang 分享道,他在觀賽過程中數度落淚,形容這場比賽讓他「有一種被洗淨的感覺」。

他表示,讓他感動的,是選手們所付出的努力與投入。「我覺得這些選手真的非常用心,才能讓舞台上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都如此到位、扎實。」

更讓他感動的是,選手們透過中國古典舞,展現出內在的真誠、善良。他說:「他們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現給觀眾,這不只是技術上的展現,而是善的力量。」

Sean感歎,如今社會中真正正統的傳統舞蹈已非常稀少,而在大賽舞台上所看到的中國古典舞,是真正的傳統舞蹈藝術。他說:「這些文化,其實當代人已經失去了,但在這裡,我看到它被保留、被傳承下來。」

在談到這場比賽的意義時,Sean認為,當今社會已少有藝術真正承載並傳遞傳統價值。「不論是中國古典舞,還是像巴哈那樣的古典音樂,這些藝術都是神恩賜給人的,是通向神的橋梁。」

「因此我認為,這場舞蹈大賽正是將有識之士凝聚在一起,共同承擔起傳承文化的責任,把珍貴的傳統經典記錄下來,留給下一代。尤其在當今道德下滑的時代,能讓人重新認識並珍惜這樣的傳統價值,意義深遠。」◇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中國古典舞大賽 12人摘金
2023年09月11日 | 2年前
李宇軒——踏上追夢的旅程
2020年01月07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