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首條捷運獲核定 2032年完工

台南捷運採用國內首見「高架跨座式單軌系統」。(南市交通局提供)
台南捷運採用國內首見「高架跨座式單軌系統」。(南市交通局提供)

【記者 賴友容/台南報導】

(大紀元記者賴友容臺灣臺南報導)台南捷運藍線於21日獲得行政院核定,成為台南第一條正式拍版定案的捷運;首條捷運藍線全長約8.39公里,北起大橋經中華路、中華東路至文化中心,採用國內首見「高架跨座式單軌系統」,總建設經費327億元,台南市府自籌133億元,力拼2026年底前實質動工,工期約6年。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標誌台南交通改革的關鍵時刻,府城古都的交通即將邁入新篇章。他強調,這條捷運藍線的核定得力於中央與地方的齊心合作,藉由藍線打通大眾運輸的重要節點,也為整體軌道運輸網路邁出重要一步。

南市交通局表示,多年來積極爭取的首條捷運藍線,全長約8.39公里,北起大橋,南至文化中心,支線則連接仁德機廠,行經東區、永康區、仁德區,都是精華地段,更是串連未來第一期藍線延伸線、綠線及紅線等路線的核心路線,隨著綜合規劃核定,象徵宣告台南捷運建設及城市發展的新紀元就此正式展開。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捷運第一期藍線路線行經永康區中華路、東區中華東路、東門路及仁德區中山路,沿線共設置10座車站及1座仁德機廠,採用國內首見的「高架跨座式單軌系統」,具有工期短、節省建設成本及景觀衝擊低等特性,也可適應台南特殊的城市發展紋理背景。

王銘德說,依據目前行政院核定的捷運藍線綜合規劃報告,總建設經費327.31億元,中央補助193.59億元、台南市府自籌133.72億元。而南市府已超前部署,後續統包工程、專案管理等標案也都準備好了,將陸續辦理發包作業,力拼2026年底前實質動工,工期約6年。◇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