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回農村建房 專家提醒:非世外桃源
近年來,有一些有經濟實力的人到農村去建房,或者修復老宅,引發關注和思考。專家分析認為,中國農村不是世外桃源,中共不會放手對土地的控制。
近期,一位京漂妹「小五」發影片,記錄了跟自己的幾個姐姐翻修老家房子的故事。姐妹們在外地打拚,很少回家,父輩去世了,老院荒廢了。而大伯家無兒無女,因房子沒人維護,屋頂已經塌陷了。她擔心,「我們家要在村裡消失了」。
京漂妹「小五」說,院落荒廢了8年,落葉厚厚一層,她們打掃了好幾天,然後開始翻修房屋,鋪地磚、換門窗、裝牆板、通水通電、粉刷院牆,室內換窗簾,家具也煥然一新,還將東北角的羊圈改造成休閒區,鋪上磚頭,抹上水泥,塗上油漆。她說,雖然父母不在了,但是房子修好後,姐妹幾個感覺又有娘家了,逢年過節可以回家聚一聚。
家居博主:因土地國有化 農村空心化是必然趨勢
對京漂妹「小五」和姐妹翻新老屋,網民的想法各異:「這種情況倒塌了就歸村集體了,修繕是對的。」也有網民表示,「房子翻修得再好,要是一直沒有人住,時間長了照樣廢掉。」、「沒有必要修復了,順其自然吧。花這麼多錢一年能住幾天?後代更不可能到這裡住了,終歸於空。」
對於是否要去農村建房,網友也有不同的想法。有的認為,「城裡有房,農村有屋,隔三差五去住住,真的很治癒。」、「農村是你在城市生活不下去的時候你最後的避風港。」、「回村建房為的就是一個月能回家住三兩天,靈魂能得到一些棲息和寧靜。」、「靠近城市的農村是最划算的,也是最值錢的。」
也有網民認為,現在回農村建房的是大冤種(冤大頭)。一名重慶的家居博主發影片表示,他在農村裡也修了房,心裡一直想著農村是自己的根,老了一定要回農村。但是修完就後悔了,認為農村空心化是必然趨勢。他分析,由於土地國有化,土地已經不屬於農民了,所有的土地都在資本手上。當局的布局就是要砍掉農村,讓農村不復存在。「比如別人承包了你的土地,每年可以補助你多少錢,但這只是一個過渡,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會逐步消失。」
「農村沒有學校,孩子去城市讀書要城市戶口的,一旦轉為城市戶口,你再想轉回農村戶口,只能晚上做夢想一想了。你把房子修好,以後回去養老,但你的兒女基本上不會回來的,因為他的兒女一旦是農村戶口,在城裡書都讀不到。」該博主說。
一名四川網友表示,「我前年賣掉城裡房子,回家修了300平方公尺,住著真舒服,除了當牛馬通勤時間並沒有任何改變,沒有物業,停車自己家,去個購物城15分鐘,我就願意當這個回村建房的大冤種。」
打工族再回農村 學者:只為求生存
長期關注三農問題的中國學者戴維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分析表示,在中國,農村人們回去可以建房子,因為有宅基地。但是為什麼要離開農村?現在為什麼又要回去農村?都是一個根本性問題——生存問題。
戴維觀察,由於現在城市裡邊的經濟已經一塌糊塗了,這還都只是開始。「那麼他回到農村去,手裡有點錢把房子建了,看似好像是住幾百平米(平方公尺)的大房子,還有什麼菜園之類的,但那一塊宅基地不像在美國,也不是世外桃源。因為他回到農村沒有經濟來源了,又要為生存謀劃的時候,那一塊宅基地能不能保住都是一個未知數。可能變相的把地賣給有錢人。」
也有網友認為,住農村不用交管理費、停車費、水電費,生活成本低,這就是資本把農民往城裡趕的原因之一。戴維認為,這是短暫的,村裡邊自來水、道路養護、道路衛生,很快就會變相收費,「垃圾費早就收了,哪不收你的物業費?這是由於資訊不對稱自我感覺良好的一種狀態。」
今年2月,中共頒布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規定「不允許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農房、宅基地;不允許退休幹部到農村占地建房」。對此,戴維指出,中央文件不准城市人到農村買地,不是因為這會使農民失去土地,也不是為了保住耕地不被資本收購,而是一旦開放市民到農村買房買地,會在無形中培植一股對抗中共的力量——它要拿地的時候,買了地的鄉鎮幹部、縣市幹部就會跟政府對抗。
戴維認為,中華民國以前,地主本來就是資本家,土地是他的資本,也是他的資產。在共產黨執政期間,土地不可能回到資本手裡邊,因為它要控制土地的命脈,不可能輕易放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