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mini親子館」是湊數? 議員籲推「區區有臨托」

台中市長盧秀燕規劃推動「區區親子館」,多位議員質疑市府執行不力,中市目前有11區尚未設立親子館,其中所謂的「mini親子館」,在服務內容與人數上更與親子館相差甚遠,有魚目混珠之嫌。此外,許多爸媽需要的「定點臨托服務據點」更居六都之末。議員們要求市府檢討「區區有親子館」,並同步推動「區區有定點臨托」,在育兒政策上作好完善規劃與宣導。
黃守達指出,親子館與mini親子館兩者服務內容雖類似,但規模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單以113年實體入館人數,親子館每年平均服務約6萬人次,mini親子館約8,500人次,相差達7倍。黃守達強調,mini 親子館在空間、人力與資源上均遠遠不足,難以承擔一個行政區的服務需求。盧市府不該總是混為一談、魚目混珠。
黃守達強調,市府推動區區親子館,卻是規劃凌亂、執行倉促。他說,正式親子館大多是用既有空間改建,費用動輒五六百萬以上,又缺乏統一設計規範及標準,一旦選址草率、設計不當,要再調整就很困難,極可能造成後續使用的不便。他舉中區親子館為例,當初選址在第二市場停車場二樓,缺乏地方溝通與共識,這樣的規劃是否合用?
有關「定點臨托服務據點」,黃守達說,相較其他五都,台北市23處、新北市17處、桃園市46處、台南市18處、高雄市28處,台中市僅有14處最少,他批,台中市開辦慢、拓點也慢。另外,台北今年1到6月,定點臨托服務共 5,834 人次,但台中截至8月僅有615人次,突顯宣傳不足、據點不夠多,分布也不夠均勻。
議員王立任詢問社會局長,「市府的政策目標究竟是要設多少據點」?局長無法回答具體數字,也不承諾未來要增設多少處。王立任批,顯見市府對政策缺乏明確方向與具體規劃。議員們建議,市府可比照新北與桃園市的做法,在親子館皆設置定點臨托的服務,這樣也能快速擴增臨托據點數量,希望市府在未來11區親子館規劃上,也一併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