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吃出來」的高血壓「吃回去」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不良的飲食、不規律的作息、情緒壓力大,往往讓高血壓悄然找上門。許多高血壓不是「病出來的」,而是「吃出來的」。高鹽、高糖、高熱量飲食、過量飲酒等不良飲食習慣會增加高血壓。
中醫提倡「治未病」,比起等到病情嚴重再「對抗」,不如平時用一碗碗湯水、一口口溫潤的調理,把健康慢慢吃回來。本文介紹由中醫師Garry Yang提供的一款溫和滋養、脾腎雙補、同時兼具安神助眠與平穩血壓的中藥食療的方子。
這個方由五指毛桃加上淮山 、蓮子 、枸杞 、龍眼 、芡實 、百合等六味平補藥材組成,屬於一個補脾益氣、養心安神、健脾祛溼的藥膳,是偏溫和、健脾益氣、養陰寧心的食療補益方。
六味平補藥材介紹
補脾祛溼——五指毛桃+淮山+芡實
- 五指毛桃:桑科粗葉榕(裂掌榕)根部,亦稱南五加,性味甘,平;入肺、脾經,益氣健脾、祛風除溼功效,含揮發油、黃酮類、皂苷,有抗炎、免疫調節作用。常用於脾虛乏力、肺虛咳嗽、風溼痹痛,是廣東民間「補而不燥」的好藥。
- 淮山:健脾養胃,兼補肺腎,氣虛體弱者常用。
- 芡實:澀中帶補,固精止帶,兼祛溼健脾,有助於改善「脾虛生溼」導致的血壓波動。
養心安神——蓮子+百合+桂圓
- 蓮子:去芯後性平,補心益腎,止瀉安神。對失眠、心悸等伴隨高血壓的症狀有緩解作用。
- 百合:百合科植物的鱗莖 (有些觀賞百合不適合食用)。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經,含黏液質、多醣、秋水仙鹼類,抗憂鬱、鎮靜,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功效。適合壓力大、煩躁、失眠多夢、陰虛咳嗽等症狀,也可入粥、湯、甜品。
- 龍眼乾:亦稱桂圓肉 ,無患子科喬木,可鮮食或乾燥為「圓肉」。性味甘,溫;入心、脾經,含葡萄糖、蔗糖、鐵質,有補血益氣、鎮靜、養心安神等作用。小量使用既溫潤又提氣,可用於心悸、失眠、健忘、產後氣血兩虛。
- 枸杞:性味甘,平;入肝、腎、肺經。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潤肺止咳。富含多醣體、胡蘿蔔素、甜菜鹼等,具有抗氧化、改善血脂與血管彈性、護眼、免疫增強作用。常用於視力減退、虛勞咳嗽、腰膝痠軟。
【降壓食療湯】
藥材:
五指毛桃30克
山藥10克
蓮子(乾品去芯 )10克
枸杞10克
龍眼乾10克
芡實10克
百合(乾品)10克
作法:
藥材沖洗,五指毛桃清水浸30分鐘,其他材料浸泡10~15分鐘。加清水2,000ml,大火燒開轉小火煮90分鐘,可搭配瘦肉或雞胸肉,先焯水,再加入共煮。少放鹽或不放,湯料可吃,效果更佳。
食用方式:
每週2~3次,連續服用4週為一周期。同時配合低鹽、低油、低糖飲食、適度運動與良好作息,預防改善高血壓。
❝「把吃出來的高血壓吃回去」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順應身體本性,調和氣血陰陽的養生理念。通過選對食材、搭配得當,你的日常湯水就能成為身體溫柔的修復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