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皮箱走天下 五金科技業韌性&拓展力

美關稅政策與匯率變動,手工具業受強烈衝擊。在全球政經波動、供應鏈變動下,台灣製造業是否能挺過來?台灣手工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謝武志說,台灣中小企業能在亂局中整合與提升,韌性很強!他也提醒,不茁壯自己,就等著被淘汰。
早期台灣產業界推數位創新,今天影響全球的電子與半導體成就最具代表性,反觀中小企業撐起台灣經濟的半邊天,但政府協助的力道卻小多了。
「中小企業韌性很強,能靈活的自己找出路!」謝武志指出,前幾次金融風暴,受傷的都是大型企業,與新、馬、泰、日、韓相較,台灣中小企業整體受創較輕,能在亂局中整合與提升,這就是企業韌性。
他以自己的企業「至光工具」為例,自己是第二代經營,成立迄今40年來,一直秉持台灣中小企業最大的強項,不斷的研發和提升品質,同時加強行銷,創業初期就走向國際貿易,「一卡皮箱走天下,四海為家做生意。」
「不努力茁壯自己,你就等著被淘汰了!」謝武志說,國際趨勢和貿易競爭越來越嚴峻,以前哪有什麼「紅海」,中國崛起後,低價競爭手段過於劇烈,導致市場混亂崩壞,逼著企業要往前、往新的走,不進則退,否則只有被淘汰一途。「你等著生意來,就等著沒生意了!」
黑手聚落職人精神專業至上
中台灣是金屬製品、工具機和精密機械的重要產業聚落,尤其台中更為五金產業的製造重鎮。
「日本技術,美國訂單。」謝武志指出,1980年代,各類產業聚落逐一成型,中台灣產業在30年間,創造出許多隱形冠軍,讓人津津樂道。五金、手工等製造業,因日本技術轉移,美國客人捧著訂單來請台灣做,外銷大舉接單,促成產業經濟蓬勃發展。
台中與彰化,五金產業密集,謝武志說,是黑手的大本營。台中市由東、西區開始發展加工產業鏈,連結到大里、太平。「我們曾經歷過仿冒這個階段」,接著代工做各式各樣工具機、加工機、重木工機等,中部技術聚落密集,形成技術優勢。
謝武志表示,無須專講「隱形冠軍」,他推重日本職人精神,要講專業,不管是哪個行業,能專注於本業,努力研發及提升品質,專心致意的去做,都是隱形冠軍。台灣製造業專業至上的態度,完全承襲日本職人精神。
8年跨界合作 手工具變聰明了
台灣產業包括中小企業,都朝「綠色轉型」與「智慧製造」方向發展。但並非每個公會成員都能執行全工廠智慧化或全自動生產設備,謝武志擬先協助導入「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讓企業的會計、採購、專案管理、風險管理與合規以及供應鏈運作,逐漸符合產業智慧化需求。
至於跨界合作,手工具業界一直都有異界參訪交流,只是能做的有限;公會成員到國瑞、Toyota、漢翔參觀自動生產系統,學習如何做好精實管理,但中小企業彼此有競爭性,同業或跨業合作頗有難度。
然而,手工具要變聰明,真的需要跨界合作。謝武志舉出成功案例:至光工具及11家手工具業者,與工研院機械所團隊合作投資成立「數泓科技」,主要生產數位扭力板手、數位螺絲起子、數位扭力接桿及數位扭力測試儀等,並創立「Eclatorq」品牌,股票上市,成功進軍國際市場。「前8年是虧損的,但團隊堅持了下來!」
謝武志也提到,當前迎戰新世代五金科技「 AI轉型」、歐盟2026年起對「碳密集型產品」徵收碳關稅,以及ESG與「碳中和」要求,壓力空前,手工具產業確實必須攜手共謀出路。
關稅衝擊拓展市場、強化競爭力
全球性累加關稅、對等關稅與附加關稅,加上鋼鋁50%的附加關稅多重衝擊,台灣多數產業紛紛中招,而美國是大市場,業者無法迴避。學者專家主張分散市場、風險。
「沒有所謂的分散市場,應該是拓展市場!」謝武志指出,產業強化自己的競爭力是首要功課,今年9月當選手工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後,他規劃一系列教育訓練課程,包括:企業傳承部分、培養企業領導人的經營知能,以及強化高階主管和企業本身的競爭力。
長期以來公會持續不斷的舉辦企業參訪和精實管理學習,未來會特別重視「智慧生產」,還為此成立「智慧生產小組委員會」。謝武志強調,企業主必須重新認識產業生態,產業發展不能仍停留於「價格競爭」上,透過數位轉型、綠色製造與高價值化生產,邁向「價值行銷」,積極與國際買主建立長期合作基礎。
就效益而言,展覽僅是鋪墊,獲取訂單需要長期經營,而厚植企業的競爭力才是根本。企業做好內部管理、提升技術、重視研發、靈活接單,並能妥善處理客訴,涓滴不漏,強化整個企業的韌性與競爭力尤為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