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半導體關稅衝擊 經部加強供應鏈韌性

經濟部長郭智輝13日與半導體供應鏈業者座談,並提出五大政策因應。(記者宋碧龍/攝影)
經濟部長郭智輝13日與半導體供應鏈業者座談,並提出五大政策因應。(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美國宣布100%半導體關稅引發產業憂慮,經濟部長郭智輝13日與半導體供應鏈業者座談,並提出五大政策因應,涵蓋輔導產業智慧化、擴大內需、建構民主供應鏈、提高研發投資抵減、鼓勵深耕利基市場等,協助產業建構長期競爭力。專家分析,台灣成熟製程可能將面臨美國關稅與中國產能「內捲」(無效的惡性競爭)的雙重威脅。

美國雖然對台灣關稅由原訂32%降至20%,但美國擬對全球進口半導體及晶片加徵關稅,產業界挑戰依然嚴峻。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對《大紀元》表示,對台灣半導體產業而言,匯率波動影響遠大於單一市場的關稅壁壘。

白宗城說,只要是進出口商,無論是銷往歐洲、日本還是美國,都會受到匯率衝擊;而關稅僅針對美國市場,因此對業者來說,「匯率的殺傷力會大過於川普的關稅」。

日圓韓元升值或緩解台產業壓力

白宗城指出,許多中小企業可能透過美元定存來避險,但5%至6%的利率收益,難以彌補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12%所帶來的損失。他認為,台灣產業壓力能否緩解,很大一部分要關注競爭對手國日本與韓國的貨幣政策,預期今年日圓、韓元應該會升值,可望緩解台灣產業壓力。

針對關稅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具體衝擊,白宗城認為,美國真正戰略重點在於先進製程,特別是攸關國防安全領域,並不缺乏成熟製程晶片。因此,台灣成熟製程恐將面臨半導體關稅,以及中國產能內捲的雙重威脅。

經部將輔導產業導入AI

為因應全球變局,經濟部長郭智輝在13日的座談會上,向半導體設備、材料、自動化及零組件等業者,端出五大政策「組合拳」。第一、輔導產業導入智慧製造與AI技術,提升生產線生產效率;第二、研擬獎勵措施擴大內需,引導業者採購智慧化及節能設備;第三、研擬原物料多元供應方案,協助半導體產業建構民主供應鏈。

第四、加強支持中小企業創新力道,規劃提高研發投資抵減額度,鼓勵業者投入研發及轉型;第五,鼓勵中小企業深耕利基市場,發展高度客製化的產品及服務。

此外,經濟部也提出,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包括加碼外銷貸款優惠保證60億元、加碼中小企業貸款50億元及研發轉型補助250億元,已開放申請。針對匯率影響,經濟部也將協助中小企業取得避險額度信保措施,透過全額信用保證,搭配銀行提供優惠方案,協助中小企業進行匯率避險。

白宗城表示,半導體原物料不像「A水果攤不買就去B水果攤買」那麼簡單,由於半導體製程嚴苛且精密,更換供應商需要漫長驗證週期。因此,經濟部這樣的考量有其必要,也是長期戰略思維,當市場被迫分散,供應來源也必須保持韌性,才能因應台美談判與地緣政治影響下帶來的變數。

白宗城指出,美國半導體關稅課徵,半導體前端設計因為毛利夠高「還撐得住」,中游製造台灣有優勢,會看個別業者轉嫁成本的能力,但後端封測業者可能會比較辛苦,這些扶植產業政策是否能更細緻,將考驗政府的智慧。◇

延伸閱讀
工具機大老:美20%關稅算仁慈
2025年08月13日 | 5天前
國軍不進民宅挨批 賴清德澄清
2025年08月13日 | 5天前
跳過6公尺29 杜普蘭蒂斯再創新猷
2025年08月13日 | 5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