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大老:美20%關稅算仁慈

美國暫時對台灣課20%的對等關稅,且疊加原關稅,條件不如日本,據媒體引述產業界的說法,這背後可能藏有玄機,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名譽理事長許文憲直言,部分台灣產業恐被美國貼上替中國「洗產地」的標籤,「這20%稅率,美國對台灣已經算是仁慈了。」
關於對等關稅,各國積極與美國展開經貿談判,日本更成功爭取到15%的稅率,且不疊加原稅率。台灣雖被課20%的對等關稅,但行政院經貿辦公室表示,與美國的經貿談判仍在進行中,目前稅率為暫時性稅率,還有調整可能,主導談判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日前表示,目標爭取降稅且不疊加。
美國介意的是「洗產地」問題
不過,據媒體報導,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名譽理事長許文憲直言,政府可能沒有抓到重點,美國之所以對台灣祭出20%的關稅,他們真正介意的是「洗產地」問題,如果不正視,「送再多的台積也沒有用。」
許文憲說,以工具機而言,日本避開了美國介意的紅色供應鏈問題,反觀台灣工具機廠,寧可使用便宜的中國零件,也不用台灣貨,目的是為了省成本,但也因此被貼上洗產地的標籤,淪為和越南同等級的對等關稅。他坦言,不只工具機業,台灣很多產業都有大量使用紅色供應鏈零組件的問題,他們在中國仍有廠房,並把東西運回台灣組裝,這也導致儘管台積電宣布對美投資,美國仍無法給予台灣與日本、韓國同等關稅。
許文憲說,在這五、六年內,美國在台協會(AIT)頻繁拜訪台灣包括工具機在內的各產業,對這些情況都有掌握,甚至還有台灣工具機業者違反美國規定,把產品銷往俄羅斯。
另外,關於對等關稅所帶來的衝擊,產業界頻向政府喊話,工總在12日提出建議,認為政府應祭出凍漲電價、緩徵碳費、擴大紓困等救急3支箭,同時也應穩定匯率,讓目前匯率再降至少10%。
商總:以「國家隊」打團體戰
全國商業總會在13日也提出4點建議,首先應以產業別為區分,在政府政策引導下,以「國家隊」的形式「打團體戰」,除美國市場外,積極尋找多元替代市場,全力填補美國對等關稅下所產生的訂單缺口。
第二,除開拓海外多元多層次市場外,建議政府應擴大舉辦大型的國際產業展覽會議強化歐洲、東南亞等市場連結。另透過政策補貼,吸引「潛在買家」來台採購台灣優質精品,一方面降低國際客戶與本地業者的溝通與交易成本,並鼓勵國際買家對接產業國家隊;另一方面則可以活絡內需產業、促進觀光周邊產業。
第三,政府應有穩定的貨幣政策,對內可以維持國內社會經濟與物價波動,對外貿易依存度高的台灣而言,匯率過度振盪,不利國家整體經濟發展。過去數月出口外銷業者同時面對匯率及關稅壓力,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產業界期盼穩定的匯率,唯有更周全、更穩健的貨幣政策及匯率,才能成為業者面對關稅衝擊的緩衝。
第四,商總表示,企業因受美國關稅衝擊,政府雖著手提供企業補貼輔導措施,繼之影響的是勞工減班、減薪、裁員失業等樣態,恐擴大成為社會安全網的問題,建議政府應比照疫情期間或重大災害規格,提出協助企業及勞工因應方案及相關補貼措施,以確保業者和勞工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