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偏鄉初期救援 催生原民特搜隊

內政部舉行記者會,宣布將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全台12個縣市政府合作,規劃推動成立「原住民族特搜隊」,以強化部落的初期救援能量。(記者常懷仁/攝影)
內政部舉行記者會,宣布將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全台12個縣市政府合作,規劃推動成立「原住民族特搜隊」,以強化部落的初期救援能量。(記者常懷仁/攝影)

【記者常懷仁/台北報導】

內政部長劉世芳9日宣布,考量原住民部落多位於交通不便、地質脆弱的偏遠山區,災害發生時容易成為孤島,因此將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全台12個縣市政府合作,規劃推動成立「原住民族特搜隊」,以強化部落的初期救援能量。

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鑒於近期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等案例,突顯了部落高災害潛勢區亟需強化在地防救災能力的急迫性。她強調,原民部落多位於偏遠山區,一旦發生天然災害,常因交通不便、地質脆弱而成為孤島,因此必須強化初期救援能量。

內政部已安排消防署報告「原民特搜隊建置推動規劃」,這項計畫將導入既有的訓練及裝備補助,協助原民特搜隊取得專業初期救援能量,補助的裝備器材包括搜救頭盔、救助服、軍刀鋸、拋擲救援器材組及破壞器材等。

原民會政務副主委谷縱‧喀勒芳安對此表示樂見其成。他指出,全國739個部落中,有446個部落位於環境敏感地質區。其中,有377個部落已加入農業部的土石流防災社區,20個加入經濟部的水患自主防災社區,以及32個加入內政部推動的韌性社區、韌性部落。未來原民會將與內政部攜手進行招募工作。◇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600億風災復原預算 聚焦電力農業重建
2025年08月21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