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巴勒斯坦 杜奕瑾:國際更應承認台是國家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英國等西方大國近期陸續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若國際社會真要維護公平與現實,比起承認巴勒斯坦,更應該率先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英國、加拿大、澳洲於9月21日分別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隨後葡萄牙也跟進,目前193個聯合國會員中,有151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

杜奕瑾表示,台灣與巴勒斯坦都在國際政治中有「地位未定」的爭議,但兩者的本質並不相同,台灣的實質主權完整。台灣自1949年以來,擁有獨立的政府、軍隊、貨幣、司法與憲政體制,長期有效管轄2,300萬人口,不論中國聲稱「一中原則」,台灣事實上從來不受北京政府治理。

至於巴勒斯坦方面,杜奕瑾說,該國主權受制於外力:巴勒斯坦部分地區(加薩、約旦河西岸)存在自治政府,但並未能完全掌控疆域,軍事、外交均受到以色列高度制約;巴勒斯坦在聯合國獲得「非會員觀察國」地位,但仍缺乏完整的國家治理實力。換言之,台灣比起巴勒斯坦更符合「國家實質存在」的國際法標準。

杜奕瑾說,根據舊金山和約,日本放棄對台灣的主權,但條文中並未指定主權移交中國。這造成了「主權未定論」的國際法空間,在國際法的角度,台灣從未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他表示,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僅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並未提及台灣主權歸屬,國際社會經常誤解該決議等同於「承認台灣屬於中國」,但事實並非如此。

杜奕瑾表示,蒙特維多公約對國家的定義:常住人口(台灣2300萬)、明確領土(台澎金馬)、政府(民主體制、獨立運作)、與他國建立關係的能力(台灣與逾180國有實質外交與貿易關係)台灣完全符合「國家」的四大要件。

杜奕瑾說,台灣經濟與科技實力,是全球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的核心,台積電影響世界供應鏈安全,人均GDP與生活水準遠超過大多數已被承認的國家。

他表示,台灣是亞洲少數成熟民主政體,2024年《民主指數》位列全球前10%,遠優於許多聯合國會員國,在自由、法治、媒體透明度方面均表現突出,與巴勒斯坦長期受衝突與內部分裂限制形成鮮明對比。

談到國際安全與地緣戰略部分,杜奕瑾說,台灣位於第一島鏈,是印太安全的核心支點,若國際社會無法承認台灣,實際上是讓中國的武力威脅合法化,這將破壞整個國際秩序。

杜奕瑾指出,台灣已經「實質存在」為一國,國際承認只是補上正名,而非創造新實體,而巴勒斯坦仍在「追求建國」,主權尚不完整,國際承認具象徵與支持意義,但不會立即改變其現實治理困境,承認台灣更能強化國際秩序的穩定:因為台灣的存在已經是事實,若承認卻遭中共反對,仍比長期否認現實更具正當性與可持續性。

杜奕瑾直言,台灣與巴勒斯坦的國際處境表面相似,實則不同。台灣擁有完整的國家治理能力,符合國際法的國家要件,只因中共壓力而未能獲得普遍承認。他表示,若國際社會真要維護公平與現實,比起承認巴勒斯坦,國際更應該率先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