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未鬆綁房市管制 業者:市場短期仍「量縮價緩」

中央銀行18日舉行理監事會,央行總裁楊金龍會後主持記者會說明會議結果,決議利率連6凍,房市管制不鬆綁。(記者宋碧龍/攝影)
中央銀行18日舉行理監事會,央行總裁楊金龍會後主持記者會說明會議結果,決議利率連6凍,房市管制不鬆綁。(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張原彰/台北 報導】

中央銀行18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外界聚焦央行是否調整房市管控措施,不過,央行最終並未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但強調將提供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的彈性調整空間,以減少民眾申請房貸排撥的狀況。

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不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是「合理的決定」,行政院長卓榮泰說要把金融水龍頭開大一點,但安全濾網要在,這部分央行仍會做風險管理,未來將密切注意,包括日前金管會宣布新青安貸款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上限30%)後的影響,還有房市會不會再回溫等問題,他並強調,「房地產的金融風險還沒有解除。」

申貸排撥潮 楊金龍籲民營銀行協助

關於民眾反應申貸排撥現象,楊金龍指出,主因是公股銀行承作新青安貸款案件多,致去年9月以來《銀行法》第72條之2比率持續居高。

為協助緩解房貸排撥現象,楊金龍說,首先,未來公股銀行可透過多吸收存款,使《銀行法》第72條之2比率之分母提高,增加承作無自用住宅者購屋貸款的空間。再來,民營銀行的《銀行法》第72條之2比率相對較低,仍有貸款承作空間,宜增加承作無自用住宅者購屋貸款。

他說,央行將營造充裕的資金環境,提供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的彈性調整空間,「假設銀行只能放款100億,但實際放出120億,雖然超過設定的目標,但多出來的20億如果是放款給新青安、無自用住宅等貸款,那就沒關係。」

央行去年以來嚴控不動產貸款集中度,楊金龍說,該控管計畫預計到今年第四季,年底將會進行總檢討,至於明年的動向如何,央行會在第四季理監事會進行回答。

預售房貸資金足 15家銀行可支應4757億

外界傳出,預售屋交屋面臨貸款不足、預售屋解約潮及爛尾樓事件等問題,是因央行採取不動產貸款規範,對此,央行強調並非事實,這些說法有誤導大眾之虞。

央行表示,目前銀行體系資金能量,足以支應今年下半年預售屋房貸資金的需求,央行調查15家本國銀行預計可承作4,757億元,加上其他銀行、基層金融機構及壽險公司均可承作房貸。

央行表示,購屋者與「建商」簽訂的預售屋買賣契約,與購屋者跟「銀行」簽訂的購屋貸款契約,是兩種不同的契約;因此,預售屋買賣契約所列貸款條件如何,不是央行信用管制規範範圍,也沒有溯及既往問題。

據內政部「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的「貸款約定」條款,不可歸責於雙方致貸款不足差額在30%以內者,買方得分期清償,差額超過30%者,買賣雙方也可解除契約,且賣方不得收取違約金。

楊金龍說,交屋貸款時,受央行購置高價住宅貸款規定限貸成數,致貸款不足,這就屬於「不可歸責於雙方」因素。

房市示意圖。房市示意圖。(記者宋碧龍/攝影)

房仲:換屋族貸款仍相對困難

央行針對房市控管政策按兵不動,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市還是會維持盤整格局,換屋族貸款還是相對困難,但首購政策相對支持,自用當道格局不變,年底也是銀行自主實施屆滿一年,到時候政策方向會更清楚。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因購置住宅貸款餘額持續上升,不動產授信風險居高不下,讓重視金融穩定的央行沒有大動作調整信用管制,對於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的銀行自主管理也沒有絲毫鬆口,因此房市的信用資源仍緊縮,等不到活水挹注,所以年底旺季不旺,市場短期內依然會處於「量縮價緩」的築底盤整。

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面對關稅後座力,央行手上必須有更多籌碼因應,在房市部分,央行可能覺得市場應還有修正空間。不過央行仍埋下伏筆,有換屋族的換屋期限放寬至18個月的前例,日後也可能在非理監事會期間,針對特別族群的房貸規範進行放寬。◇

延伸閱讀
電力備轉率剩4% 亮「警戒」橘燈
2025年09月17日 | 4天前
取消